商业航天产业每周跟踪: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 SPACEX24年度总发射次数超百次

黎韬扬 2024-10-21 12:16:10
机构研报 2024-10-21 12:16:10 阅读

  核心观点

      近日,我国发布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第一阶段:至2027 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第二阶段:

      2028—2035 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第三阶段:2036—2050 年论证实施30 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方面,SpaceX 公司2024年度总发射次数超越100 次,已超其2023 年全年的96 次猎鹰发射任务。

      简评

      卫星互联网可实现全球覆盖,是星地融合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民领域应用前景光明,市场空间广阔。近日,我国发布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第一阶段:至2027 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第二阶段:2028—2035 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第三阶段:

      2036—2050 年论证实施30 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际商业航天方面,SpaceX 公司2024 年度总发射次数超越100 次,已超其2023 年全年的96 次猎鹰发射任务。美国公理空间发布阿耳忒弥斯月球服。

      建议关注先行的产业链中上游。

      产业链上游:卫星总装:中国卫星;卫星载荷:上海瀚讯、佳缘科技、航天环宇;载荷上游元器件:臻镭科技、铖昌科技、振芯科技;卫星总装测试:苏试试验;3D 打印产业链:铂力特、华曙高科;碳纤维复合材料:光威复材;火箭发射端:斯瑞新材。产业链中游:

      卫星运营及服务:中国卫通;地面设备及终端:海格通信、七一二。

      1、我国商业航天动态: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我国发布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 年)》。10 月15 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 2050年)》,围绕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至2050 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至2050 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至2027 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8 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第二阶段:2028—2035 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 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第三阶段:2036—2050 年论证实施30 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 大科学主题和17 个优先发展方向包括:主题1“极端宇宙”。主要是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主题2“时空涟漪”。主要是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

      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主题3“日地全景”。主要是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外日球层探测。主题4“宜居行星”。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其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地外生命探寻、系外行星探测。主题5“太空格物”。主要是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该主题下的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空间生命科学。

      第75 届国际宇航大会聚焦航天技术可持续发展。近日,第75 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意大利米兰会议中心开幕。

      大会以“负责任的太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聚焦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航天技术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的太空探索和开发能够平衡科学进步与环境保护。来自全球超过1 万名航天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航天从业人员注册参加。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出席大会开幕式。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克莱·莫里在开幕式上说,今年大会规模空前,收到了来自106 个国家的7000 余份技术摘要。此外,来自46 个国家的超过530 家参展商将展出最新的航天技术与成果。中国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在出席交流活动时介绍了中国未来的航天计划, 并表示中国将扩大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贡献。他还向参会者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自月球背面的土壤样品,这是该月壤样品首次亮相海外,引起现场热烈反响。

      2、国际商业航天动态:SpaceX 公司2024 年度总发射次数超100 次,美国发布阿耳忒弥斯月球服SpaceX 公司2024 年度总发射次数超越100 次,已超其2023 年全年的96 次猎鹰发射任务。SpaceX 公司在先后完成了星舰飞船的第五次试飞和猎鹰重型火箭的NASA 旗舰级深空探测任务木卫二快船发射后, 又在24小时内完成了两次星链卫星的发射,2024 年度总发射次数超越100 次,达到了101 次。短短48 小时内,SpaceX公司从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州的4 个发射场完成四次发射。在北京时间10 月15 日的14:10,即在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后的14 小时,SpaceX 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隔壁的卡纳维拉尔角40 号发射台发射了星链10-10任务,即第195 批星链的发射任务。本次发射有23 颗星链卫星。

      美国公理空间发布阿耳忒弥斯月球服。10 月16 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75 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美国公理空间公司(Axiom Space)为NASA 的阿耳忒弥斯登月任务设计了新一代的月球宇航服,名为A xiomExtravehicular Mobility Unit(AxEMU)。这款宇航服专为月球南极环境设计,具备多重冗余系统和车载诊断系统,以确保宇航员的安全。AxEMU 的设计考虑了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度和辐射,以及月球尘埃对宇航服可能造成的影响。宇航服头部装有照明灯和高清摄像头,支持4G/LTE 通信、航天服控制界面、生物监测系统、可再生二氧化碳净化器和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可以在月球表面支持宇航员长达8 小时的活动。

      风险分析

      1、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卫星互联网产业系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国家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和法规的调整可能会对行业的生产运营和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2、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尽管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一箭多星、低成本制造等方面,仍是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频谱和空间资源争夺。随着低轨道卫星数量的急剧增加,频谱资源和空间轨道资源的争夺将日益加剧。如何在国际上协调和争取更多的频谱和轨道资源,以确保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挑战。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