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点评报告:铁路客运推广使用数电票 补齐电子凭证试点最后一块拼图
事件描述
10 月18 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三部门发文:2024 年11 月1 日起铁路客运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国铁集团所属运输企业、非控股合资公司以及地方铁路企业(统称铁路运输企业)通过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办理境内旅客运输售票、退票、改签业务时,可开具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火车票将实现全面电子化,无需申请、无需签约、无需开通,所有单位和个人均可直接获取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
事件评论
铁路客运数电票推广补齐了电子凭证改革试点的最后一块拼图。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试点始于2022 年,第一批试点包含7 类凭证,2023 年深化试点拓展至9 类,分别为财政电子票据、电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数电票、数电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数电票(铁路电子客票)、银行电子对账单、银行电子回单、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其中8 类电子凭证已初步完成试点推广,而本次此次铁路客运数电票推广补齐了电子凭证试点的最后一块拼图。
此次铁路客运数电票推广有望大幅度提高电子凭证改革的进度。据统计,火车票在行政事业单位原始凭证中的占比约22%,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推广后,可大大减少纸质凭证数量和占比。铁路客运此次推广意味着国家电子凭证改革驶入快车道,九大类电子凭证开具端已全部适配完成,接收难的关键堵点全面解决,单位电子化率将大幅度提升,单位电子凭证改革获得感将大大提升,加速改革全面推广。
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效率有望显著提升。在电子凭证试点改革之前,政府事业单位相关票据仅作记录用途,而本次电子凭证改革后,相关凭证文件采用OFD/PDF 版式,以及XML/XBRL 数据格式,可以直接被数据库提取、解析、入账、归档,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效率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总体数量超60 万家,电子凭证改革下游市场空间广阔。根据财政部修订的《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以及《会计软件基本功能和服务规范》规定,在9 类电子凭证试点全部完成后,2025 年1 月起,电子凭证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升级改造。
投资建议:电子凭证改革有望扩大财政IT 下游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参与财政票据系统、国库支付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的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1、财政 IT 政策不及预期。
2、财政 IT 下游客户支付能力较弱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