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报告:如何看待后续存单利率走势
投资要点:
10月14日-10月18日资金面稳中偏松,但存在明显的流动性分层现象。
DR007在1.58%-1.64%之间波动,R007在1.82%-1.88%之间波动,R007与DR007利差持续在20bp以上,说明银行较为有钱而非银相对缺钱,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可能再次导致存款搬家,从而对资金面产生一定冲击,后续非银缺钱现象或得到缓解。10月为缴税大月,本周进入税期且新增的400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开始发行,预计资金面波动将加大。
此外,10月14日-10月18日在资金面稳中偏松的情况下存单利率表现分化,6M以下存单收益率出现较大幅度下行,而6M及以上存单收益率基本维持在1.93%附近。当前1Y存单在1.93%,与1YMLF利差在-7bp左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什么6M及以上期限存单利率并未出现大幅下行呢?从供给方面来看,10月14日-10月18日出现银行提价发行存单以提高发行成功率的现象,在期限上也以1Y净融资为主,或反映MLF到期后银行有补充负债需求,该现象在10月25日MLF续作后将得到缓解。从需求方面来看,当前非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且理财和货币基金规模尚未从负反馈的冲击中修复,配置力量不强也制约了存单进一步下行。
从后续来看,随着各部门对股市支持力度的加大,短时间内理财和货币基金规模修复速度将偏慢,存单将继续在高位震荡。从月度维度来看,在供给端存单有一定提价发行动力,一方面增量财政政策落地后11月-12月银行需要承接较多政府债发行,另一方面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后银行可能面临存款搬家现象,叠加年底的取现需求,银行或继续主动负债,但央行明确表示有降准空间,预计能够满足银行中长期资金需求,因此存单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主要关注需求端是否好转,在高频数据出现明显变化之前债市大幅调整压力不大,理财和货币基金规模将继续修复,存款搬家后若非银从缺钱转为有钱,流动性分层现象减弱,那么将加大存单配置需求,推动存单利率高位下行。
此外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10月18日央行公布了首期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首期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细则。其中SFISF不涉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能与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相结合,调整央行持有资产情况,如果资金需求集中释放会对资金面造成一定扰动,该工具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涉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但资金投向股市,对债市流动性影响相对较小,10月20日晚间,中国石化、招商蛇口、牧原股份、嘉化能源等超20家上市公司宣布获得银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按披露上限计算,涉及贷款金额累计已超百亿元。
风险提示
政府债供给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经济表现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