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周记(10月第3周):快牛之后 转债市场怎么看?

颜子琦/胡倩倩 2024-10-21 21:28:19
机构研报 2024-10-21 21:28:19 阅读

  自美联储宣布降息以来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哪些政策?

      央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旨在提供长期流动性以刺激市场活力和经济复苏。具体措施包括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 个百分点,预计释放约1 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且可能进一步调降。此外,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 个百分点至1.5%,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此外央行还创设了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证券、基金和保险公司的流动性以稳定资本市场。

      监管机构强化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鼓励股权投资和并购重组,以提升市场信心与资本流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新规,要求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并积极运用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同时,监管机构扩大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放宽投资比例限制,优化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政策。此外,中央金融办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意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促进投资者长期收益。

      政府放松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以促进购房需求,并通过一系列政策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措施包括将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调0.5 个百分点,二套房首付比例从25%降至15%,以及完善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此外,政府还增加“白名单”项目贷款、调整限购政策,并利用专项债券盘活闲置土地,以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些政策旨在解决高库存问题,并支持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同时优化税收政策以增强资金流动性,促进房价稳定。

      市场对于政策的反馈如何?

      短期权益市场反弹强劲,大盘指数单日涨幅创阶段性记录,成交额创历史记录。自9 月24 日起,截至10 月18 日,上证综指累计实现18.649%的增长,较年初增长9.63%。与此同时,沪深京三市成交额大幅放量,10 月8 日达到创纪录的3.48 万亿。

      受权益市场火热行情的带动,转债价格也迎来普遍修复。自9 月24 日起,截至10 月18 日,中证转债累计实现8.24%的增长,同时相较于年初增长0.86%。

      成交额同样较此前明显放量。

      TMT 行业领涨,金融行业紧随其后,大消费、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上涨程度稍显滞后。自9 月24 日起,截至10 月18 日的14 个交易日,TMT 行业大幅领先,计算机、电子成为涨幅最大的行业,行业指数分别增长43.7%、41.8%。

      非银金融增长38.2%,领跑金融行业。

      短期内可转债市场表现如何?

      近期的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将提升可转债市场的吸引力,改善融资环境,增加投资者信心,从而推动其市场表现和价值回升。这些政策包括降准、降息和房贷利率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信用风险。同时,房地产政策稳定相关行业,提高可转债价值。资本市场的回购和并购支持将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增加可转债转换权价值。小微企业续贷政策及长期资金入市措施也将改善融资环境。这些措施显著缓解了此前市场的低迷情况,尽管目前可转债市场平均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但价格中位数已回升至2023 年水平。

      低价/高YTM 个券是否还有增长空间?

      前期暴露信用风险敞口发行人基本面有望借此经济复苏东风得到改善。曾由市场环境导致面临业绩压力的发债企业,市场通常认为具有一定信用风险。近期以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为标志的决策层态度转变,对重新提振市场信心起到重大积极作用。随着市场对于整体积极环境预期的改善,市场认为此类转债发行人未来基本面情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发生信用风险概率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因此获得超越其他个券的增长空间。

      未来可转债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虽然短期市场上涨已暂时结束,但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可转债市场有望迎来新机遇,特别是被市场低估的低价超跌债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当前宽松政策将改善现金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信用风险担忧,并支持企业盈利修复。一些可转债因市场悲观情绪大幅下跌,基本面却未恶化,反而在政策刺激下具备较高的到期收益率和修复潜力。随着三季报发布,具备较强现金流和良好股权质地的低价超跌债券可能获得估值修复,投资者应抓住市场错杀带来的机会。

      在政策推动下,正股的回升将成为可转债市场的重要投资逻辑,投资者应关注正股回升预期高的可转债。随着降准、降息及多项支持措施的落实,股市修复预期增强,尤其是房地产、金融和科技等行业的正股有望率先反弹。正股价格回升不仅提升了可转债的转股价值,还降低了下跌风险,改善了风险收益比。因此,正股表现将是影响可转债溢价率和市场情绪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应关注基本面良好且回升潜力大的可转债,以把握股债双重收益的机会。

      风险提示

      正股及公司基本面表现不及预期;转债破发风险;转债违约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