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债周报:多数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
统计区间:2024 年10 月11 日至2024 年10 月17 日
重点事件点评
通胀数据:食品价格仍是9 月CPI 同环比的主要支撑,核心通胀表现疲弱;PPI 环比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和内需不足的影响下延续为负。受政策预期带动,9 月下旬以来部分生产资料涨价,后续走势需关注预期兑现情况。
金融数据:9 月延续不变的数据特征包括,政府融资支撑社融、私人部门信贷偏弱及M1 同比负增长,体现实体融资需求不足。数据的边际变化是,股市升温带动非银金融机构存款高增,使M2 同比增幅扩大,持续性待观察。
资金面:央行延续回笼资金
MLF 到期量较大,央行合计净回笼4095 亿元。统计期内,受股市降温影响,跷跷板效应带动银行间资金边际转松,其中,DR007 下行4bp 至1.61%。
一级市场: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
统计期内共发行利率债43 只,实际发行总额5487 亿元,净融资额为1468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
二级市场:震荡走牛
统计期内,多数期限国债收益率下行,其中,1Y 国债收益率下行1bp 至1.43%,10Y 国债收益率下行4bp 至2.11%,30Y 国债收益率上行1bp 至2.30%。统计期内债市整体走牛,一是源于基本面数据显示“弱现实”仍未改观;二是源于债市对稳增长政策趋于钝化,10 月17 日住建部等五部委发布地产系列政策,市场对此解读为利好债市的信号。
期限利差:表现分化
统计期内,国债(10Y-1Y)利差由71bp 缩窄到68bp,(10Y-3Y)利差由50bp 扩大到51bp,(30Y-10Y)利差由15bp 扩大到19bp。
市场展望
基本面上,9 月末以来水泥、螺纹钢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升温,但尚不足以支撑基本面“强预期”兑现,例如玻璃价格在10 月中上旬转为下行、商品房成交尚未出现明显升温等。
政策面上,货币政策支持性立场不变,存款利率将配合贷款利率而下行,对债市仍以利好为主。财政政策定调积极,增量政策的具体规模仍有想象空间,赤字率等变动情况需等待人大常委会公布。此外,10 月17 日住建部等五部委介绍货币化安置、扩充“白名单”项目等举措,政策效果有待观察。
资金面上,主要关注点有三,一是若国债增发,其规模、节奏以及央行如何支持。二是化债资金如何落地,参考2023 年10 月化债初步启动阶段,资金面收紧,且资金分层情况明显。三是10 月是缴税大月,资金价格易有波动。
总结来看,9 月26 日政治局会议定调后,各部委发布会陆续召开并介绍相关政策,债市对增量政策已趋于钝化,且基本面“强预期”尚未兑现,因此,在人大常委会明确增量政策规模前,利率债可逐步由防守转向积极,其中,短期限品种或受制于资金面不确定性,中长期限品种可适度参与。
风险提示: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政策变化超预期;海外流动性超预期收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