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市场策略:如何把握盘整期的结构性机会?
近期市场交易逻辑已发生变化。9 月24 日,国新办发布会宣布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支持政策,整体规模大超市场预期。两天后罕见地在九月召开的政治局经济会议进一步确认政策宽松基调,政策转向使得市场信心大受鼓舞,刺激中国股票市场大幅反弹。然而,10 月9 日至今,市场静待更多政策刺激出台,乐观市场情绪有所消化,股指重回震荡态势。在市场情绪尚未扭转前,如果经济数据或企业盈利出现不及预期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股指会承压。
在市场情绪扭转后,若基本面不及预期,超预期政策出台的可能性或会加大,反而会提升市场情绪,驱动股指反弹。
复盘日股1990 年至2000 年走势。为了更好地分析本轮行情接下来可能的演绎走向,我们用跨国别与跨市场横向比较的方法来复盘1990年至2000 年日股所经历的四轮牛市以及分析背后驱动市场的因素(包括GDP、通胀、利率、政策和汇率等因素)。我们发现日股在1992-1993年的走势尤其值得参考。在该轮牛市前,日本经济动能走弱,房地产下行,资产负债表收缩,CPI 持续回落,导致日股在1991 年-1992 年中持续下跌。1991 年7 月,日本央行转向宽松货币政策,日本政府随后也推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日本央行货币宽松的步伐相对谨慎,财政政策出台的力度和节奏也相对克制。然而,政策的明显转向使得日股开启了一波牛市行情。本轮中国股市的行情,无论是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是政策转向的驱动,均与当时的日本股市有一定相似之处。
我们把日股1992-1993 年这轮牛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快速反弹期,高贝塔股涨幅领先,市场情绪高涨。第二阶段为盘整震荡期,板块和风格轮动较快,出现了阿尔法行情,信息与通信板块领涨,市场情绪逐步得到消化。第三阶段为再度上涨期,原因可能是政策逐步反映到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上,所以在年报披露期前后股指又重新开始反弹。
短期大盘价值风格或重新占优。9 月中至今,中国市场经过大涨后回调,价值股与成长股并未出现明显分化,但大盘股跑赢小盘股。
短期来看,区域性地缘政治危机持续升温,海外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可能会使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降温,我们预期大盘价值风格或将重新占优。行业配置上,关注防御性较强的电信服务和必选消费行业。
如何把握盘整期的结构性机会?本轮中国股市行情的第一阶段普涨行情或已结束,目前或已进入第二阶段盘整震荡期。建议关注港股市场上一些前期表现落后但基本面稳健的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个股,比如优质的高息股,有望受益于利率持续下行的趋势;以及回购较多的绩优蓝筹股。
投资风险:政策刺激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人民币大幅贬值,流动性趋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