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周报(24年第43周):辅助生殖加速纳入医保 预计带动国内IVF需求量提升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领涨。本周全部A 股上涨2.30%(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 上涨0.98%,中小板指上涨2.88%,创业板指上涨4.49%,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1.04%,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2.98%,生物制品上涨0.85%,医疗服务上涨1.18%,医疗器械下跌0.47%,医药商业上涨0.73%,中药下跌0.45%。医药生物市盈率(TTM)30.80x,处于近5年历史估值的50.04%分位数。
10 月起新增5 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预计将加速我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扩张。据各省医保局官网消息,10 月以来新增湖南、四川、山西、广东、云南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以四川为例,在支付政策上13 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不设起付标准和乙类先行自付比例,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分别按70%和50%的比例直接结算,且每人终身限定支付2 次。
在四川省管三甲公立医疗机构,“取卵术”定价为2157 元/次,职工医保可报销1509.9 元,自付仅需647.1 元;居民医保则可报销1078.5 元,自付1078.5 元,患者费用负担显著减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 个省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范围。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加的不孕率使我国IVF 治疗的长期市场空间十分广阔。近两年陆续有众多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预计将加速不孕人群对辅助生殖的需求增长。
microRNA 相关研究获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24 年10 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以表彰其发现microRNA(miRNA,微小核糖核酸)并揭示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过程中的机理。该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有诊断&预后生物标志物及肿瘤治疗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