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周报:GDP当季同比下滑 央行有望再度降准

张河生 2024-10-22 18:01:12
机构研报 2024-10-22 18:01:12 阅读

  主要观点

      过去一周利率债价格有所上涨,收益率曲线右下凸出。

      过去一周(20241014-20241020)国债期货有所上涨,其中10 年期国债期货活跃合约较10 月11 日上涨0.24%。从现券来看,1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10 月12 日减少2.32 BP 至2.1209%;从曲线形态看,3Y、5Y、7Y、1OY 期限品种收益率下降,其他期限品种收益率提升,曲线更为向右下凸出。

      城投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21 个活跃省份收益率均下降。

      城投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过去一周(20241014-20241020)所有省市的城投债日均成交836.6 笔, 低于前一周( 20241007-20241013)的937.8 笔。

      城投债日均成交在4 笔及以上的活跃省份为21 个,较上周减少1个。主要包括沿海5 省(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中部7 省(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河北、山西)、4 大直辖市、西部5 省(四川、云南、陕西、广西、新疆)。

      从上述21 个活跃省份城投的成交收益率看,所有省份收益率下降。

      产业债成交活跃度略微下降,活跃行业大多收益率下降。

      产业债成交活跃度略微下降,过去一周(20241014-20241020)所有省市的城投债日均成交717.4 笔,略低于前一周( 20241007-20241013)的718.0 笔。

      日均成交在4 笔及以上的行业为19 个,较上周减少3 个。主要包括金融1 个(非银金融)、地产链3 个(地产、建筑装饰、建材)、大宗资源品5 个(煤炭、钢铁、有色、基础化工、石油石化)、消费行业4 个(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医药生物、社服)、科技1 个(通信)、综合、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以及环保行业。

      从上述19 个活跃产业的成交收益率看,18 个行业收益率下降,1个行业收益率提升。

      金融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收益率也下降。

      金融机构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过去一周所有金融机构债日均成交1287.4 笔,低于前一周的1440.2 笔。其中,银行二级、银行永续、商金债日均成交分别为592.6 笔、407.0 笔、160.8 笔,较前一周分别变化-42.2 笔、-26.2 笔与-70.6 笔。

      从金融债成交收益率看,不同期限、不同评级的商行二级资本债与非固定期限债收益率均下降。

      资金价格提升明显,债市杠杆水平提升。

      资金价格方面,资金价格提升明显。截至10 月18 日R007 与DR007分别较10 月12 提升28.64 BP 与15.16 BP,两者利差扩大。公开市场  操作方面,央行过去一周(20241014-20241020)净投放6475 亿元。

      债市杠杆水平提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余额5 日均值由10 月12 日的6.80 万亿元提升至10 月18 日的7.93 万亿元,隔夜占比由10 月12日的79.52%提升至10 月18 日的89.18%。

      9 月出口走弱、进口走强。

      9 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4%,较上月下降6.3%,其中环比下降1.6%,翘尾因素下降4.7%,可见出口同比下降是去年高基数与环比走弱共同造成的。

      9 月我国进口同比增长0.3%,较上月下降0.1%,其中环比增长2.0%,翘尾因素下降2.1%,可见进口同比下降是去年高基数造成的,进口环比增长较为强劲。

      1-9 月累计看,出口同比增速仍然高于进口,两者分别增长4.3%与2.2%,贸易顺差同比多增670.55 亿美元。

      政府债券发力支撑社融增速,M2-M1 剪刀差扩大。

      9 月社融同比增长8.0%,较上月下跌0.1%,增速较为稳定。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下滑0.3%,企业债券同比增速下滑0.4%,政府债券同比增速提升0.6%,可见政府债券加速发行某种程度上稳定了社融增速。

      9 月M2 同比增长6.8%,较上月提升0.5%,其中环比增长1.5%,翘尾因素下降1.0%。9 月M1 同比下降7.4%,跌幅较上月扩大0.1%,其中环比下降0.3%,翘尾因素提升0.2%。M2-M1 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1017 国新办发布会五部委介绍稳定房地产的“组合拳”措施。

      2024 年10 月1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建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央行与金融监管总局等5 个部委相关人员参会,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

      五部委打出一套组合拳来稳定房地产市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取消前期调控政策的各类限制,包括限购、限售、限价、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等。降低则是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首付比、存量房贷利率以及“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等。增加的则是货币化安置100 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以及4 万亿的“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

      社零低位反弹,投资分化,GDP 当季同比再次下滑。

      9 月社零同比增长3.2%,较上月提升1.1%,其中环比增长0.4%,翘尾因素提升0.7%。9 月消费环比增速在2024 年前9 个月中排名第三高,消费表现算较好的。

      1-9 月固投累计同比增长3.4%,与上月持平,其中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分别累计同比增长9.3%与9.2%,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速;地产投资与地产销售仍然同比负增长, 1-9 月分别累计同比下滑10.1%与17.1%。

      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4.6%,较二季度下滑0.1%,其中环比增长0.9%,翘尾因素下降1.0%。正常运行情况下GDP 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速低于1.0%,我国历史上比较罕见,我们认为需求较弱,需要较大的  稳增长措施提振需求。

      前三季度GDP 累计同比增长4.8%,较上半年下滑0.2%,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 累计同比拉动率下降0.6%,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拉动率提升0.4%,资本形成总额对GDP 累计同比拉动率维持不变。

      央行年底有望再度降准,SFISF 工具落地情况较好。

      2024 年10 月18 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年底择机进一步降准0.25-0.50%,同时商行存款利率18 日已经开始下调,21 日LPR 也会下调。我们认为后两者属于9 月27 日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后的跟随操作,并不是新的降息;同时,再次降准也在9 月24 日的会议有所提及,并不算超预期的政策。

      潘行长还介绍了两个工具的落地情况,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SFISF)工具已经有20 家机构参与,申请额度合计达到2000 亿。

      我们认为这可能给股市带来增量资金,投资者风险偏好因此提升,权益市场10 月18 日当天表现较强,相应的债市下跌。

      债市调整幅度有限,现券收益率窄幅区间波动为主。

      虽然2024 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发言提升了投资者风险偏好,股市在10 月18 日大涨,但是我们认为理性乐观仍然会成为未来常态,极端亢奋的状态不可持续,因此债市的调整幅度或不会太大,持续性可能也不长,展望未来,债市收益率大概率在窄幅区间波动。

      投资建议

      利率债不加杠杆,配置5 年期及以内期限品种。

      长久期利率债资产端收益率与资金成本的差额下降,截至2024 年10 月18 日,5、10 与30 年国债收益率与IRS 7 天的差额较10 月11日分别下降4.84 BP、3.78 BP 与1.45 BP,我们不建议加杠杆。

      在具体期限选择上, 7Y-1Y 与10Y-1Y 利差处于过去6 年31%-59%分位数,而3Y-1Y、5Y-1Y 处于过去6 年8%-18%分位数,30Y-1Y 利差处于过去6 年13%以内分位数,我们建议投资5 年期及以内期限品种。

      城投债集中在成交活跃的区域,下沉遵循“强省弱市县”和“弱省强市县”方向。

      城投债投资还是选择成交活跃的14 个省市,如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中部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西部的四川以及4 大直辖市。

      如若下沉,可选择东部的福建,中部的山西、河北以及西部的陕西、广西、云南等。具体下沉策略选择遵循“强省弱市县”和“弱省强市县”两个方向。

      产业债集中在成交活跃的行业。

      产业债投资选择成交活跃的行业:非银金融债,地产相关的地产、建筑装饰、建材,大宗资源品行业如煤炭、钢铁、有色、基础化工、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医药生物、社会服务等消费行  业,通信行业、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公用事业以及综合行业。

      金融债集中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商业银行等主体。

      金融债成交主体仍然集中在国有银行以及股份商业银行,不建议下沉至城商行乃至农商行。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超预期;

      稳增长政策超预期;

      降息落空或者时间点滞后。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