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吕梁/方曼乔 2024-10-22 20:19:14
机构研报 2024-10-22 20:19:14 阅读 174

  事件

      10 月17 日-19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人机交互等技术全球领先,线控转向、主动悬架等技术加快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优质企业成长壮大

      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400家,5 家激光雷达企业销量进入全球前10,9 家车企开发的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型开展准入试点。同时,基础设施加速布局。全国50 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 万公里,完成约1 万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装路侧单元8700 多套。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将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车路协同、软硬结合发展路线,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工信部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第一,加强融合创新,聚焦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域控制器、超智系统等关键领域,支持汽车、电子、软件领域联合攻关,鼓励共建自动驾驶数据共享和模型训练平台,促进汽车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城市融合发展;第二,拓展应用场景,深入开展“车路云一体化”试点,构建“架构相同、标准统一”的网联设施,提高车载网联终端安装比例,持续拓展物流、公交、出租、环卫等多场景应用;第三,完善标准法规,推动修订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高级别自动驾驶监管制度,加快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标准制定;第四,深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加强全球标准法规合作,为产业全球化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

      在2024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举办期间,中国工程院相关负责人作为代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这十大突破包括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智能化网联化融合成为重要技术路径、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开启产业实践、智能底盘提升整车操控和运动安全、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车云数据闭环变革主流研发范式、组合驾驶辅助(L2 级)规模化落地、L3 级(也就是有条件的自动驾驶模式)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加速、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

      投资建议

      近日,智能驾驶板块头部企业地平线、小马智行、文远知行陆续发布上市公告。今年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信部从法规引领、技术进展、场景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规划,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多项国家强制和推荐标准陆续发布,我们认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将加速落地。建议关注智能驾驶产业链。

      风险提示

      1、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3、汽车消费需求不及预期;4、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