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9月经济数据解读:经济修复效果有限 稳增长将进一步发力

廖宏斌 2024-10-24 11:30:49
机构研报 2024-10-24 11:30:49 阅读

  事件:

      1 0 月1 8 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 . 6 % , 前值4 . 7 % , 预期4 . 5 % 。4 . 5 % , 预期4 . 5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 . 4 % , 前值3 . 4 % 。其中,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 . 1 降 1 0 . 1社%会。消 费 品 零 售同总比额增 长 3 . 2 % , 前 值 2 . 1 % , 预 期 2 . 5 % 。 全 国 调 查 失 业 率 5 . 1 % , 前 值 5 . 3 观点:

      一 、 内 生 动 能 偏 弱 , 静 待 2政0 策2 4发年力三。季 度 G D P 同 比 增 速 达 到 4 . 6 % , 符 合 市 场 预 期 。 分 产 业 来 看 , 长分别为3 . 2 % 、4 . 6 % 以及4 . 8 % , 其中第二产业同比大幅回落。除占比较小的第一产业外, 实际增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业, 二者三季度增速分别为3 . 0 % 和- 1 . 9 % , 显示当前房地产及与其相价 下 行名对义 G D的P 拖 累 仍 在 持 续 , 反 应 名 义 G D P 与 实 际 G D P 增 加 差 值 仍 处 于 负 向 区 间 。 2 0 2 4 年 三 季 度 我 季度变化较小, 剔除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后, 居民消费的修复相对有限, 内需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力, 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存在空间, 货币和财政加码共同加码的支持下, 四季度G D P 增长仍有望回升至二 、 工 业 生 产 回 升 , 上 游 2延0 续2 4弱年势9 。月 , 规 模 以 上 工 业 增 加 值 同 比 5 . 4 % , 高 于 市 场 预 期 。 2 0 2 4 年 三 比增长5 . 8 % , 与今年1 - 8 月累计同比持平, 有企稳趋势。分三大门类看, 当月来看采矿业增加值同同比增长1 0 . 1 % 。分具体产品来看, 上游水泥、粗钢、钢材均维持负增长, 但降幅拖累有所收窄, 集长, 反映出口仍有韧性。展望后续, 1 0 月接连召开的系列重磅会议对于地方政府化债、金融稳定性和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助力稳增长, 政策支撑下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回升。相对消极的因素则是地对贸易的干扰, 出口动能对工业生产的支撑或走弱。

      三 、 固 投 延 续 偏 弱 趋 势 , 地 产 景前气三仍季待度提固升定。资 产 投 资 增 速 为 3 . 4 % , 较 上 月 持 平 , 但 较 二 季 度 回 落 房地产表现弱导致投资端未有好转。分领域看,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 . 1 % , 制造业投资增长9 . 2 有效支撑整体固投, 同比增速较上月小幅上涨, 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继续推进, 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维1 0 % , 延续两位数增长。“ 以旧换新” 政策资金的进一步落实, 将拉动生产和投资, 或利于有色、能项目端有所加速, 基建增速较上半年好转。水利、铁路仍作为基建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而道路投相关产业投资表现偏好, 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后, 预计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房地产景气水平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 0 . 1 % , 开工、竣工面积保持- 2 0 % 增速。虽然自小幅改善, 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小幅收窄至- 1 7 . 1 % 和- 2 2 . 7 % , 但7 0 城新建住宅价格民购房意愿未见明显提升。从资金来源看, 跌幅较大的是个人按揭贷款3 4 . 9 % , 内需不足叠加销售回四 、 旅 游 旺 季 到 来 , 新 能 源9 表月 现社 亮会 眼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同 比 增 长 3 . 2 % , 比 上 月 加 快 1 . 1 个 百 分 点 ; 环 比 费需求得到改善。其中, 随着“ 以旧换新” 政策不断落实且力度加大,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新能源汽车零售量也较上月大幅加快;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 3 . 3 % , 连续三个月突破5 0 % , 显示出随着促进服务消费相关政策实施, 消费场景不断拓展, 服务业市场也增长较快。国庆到来, 内需进一加各类宏观政策频频颁布, 消费增速料进一步上升。

      从收入来看, 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5 . 2 % ( 前值为4 . 5 % ) , 居民消费支出增长5 . 6 % ( 前值为素, 两者分别为4 . 9 % 和5 . 3 % , 高于经济增速, 居民收支缓慢复苏但总体进度偏慢, 内需求不足的影率为5 . 1 % , 与上月下降0 . 2 个百分点。就业下沉的现象有所缓解, 随着政策逐步将经济引导至新质复。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