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全球产业链重构下中国企业出海机遇

方奕/马浩然 2024-10-24 15:43:26
机构研报 2024-10-24 15:43:26 阅读

  本报告导读:

      海外制造业正在回流,全球出口相应变化。但考虑海外产业链完整性和成本压力,回流速度可能缓慢。中国制造仍有全球优势,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共同发力、大有可为。

      投资要点:

      美国大选临近 ,支持产业回流是两党共识。①美国大选临近,两党共识均包括支持制造业回流,但具体方式和节奏存在差异。特朗普主张加征高额关税,但若当选关税实施力度有待观察。拉长时间看,美国引导制造业回流的产业政策明确,疫情后明显加快。②近两年美国经济韧性持续偏强,消费、投资是重要拉动。在投资中建筑、设备、知识产权、住宅均有正向贡献。③这背后是否有美国政府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的影响?海外制造业回流的进程如何?我们从全球资本和货物流动等维度进行详细讨论,并分析相关的投资机会。

      全球资本流动显示美国制造业正在回流。①美国投资,近几年其国内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提升,结构上聚焦中高端领域;同时对外投资持续加码,主要针对美国周边国家/新兴经济体以及盟友,投资方向或以其国内重点投资的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为主。②全球资本流动,美国盟友及部分新兴经济体FDI 流入明显增长,包括日韩欧以及印度/墨西哥/印尼/越南等。发达经济体中日韩制造业产能扩张,欧洲制造业投资未见明显增长;新兴市场中印度/越南/墨西哥制造业投资较为活跃。③综合来看,海外制造业回流正在进行,流向美国国内、盟友中的制造业强国(日韩),以及新兴经济体,而欧洲受制于成本、地缘政治等因素再工业化进程缓慢。

      全球货物出口同样显示制造业回流正在进行。疫情后,全球贸易规模大幅增长,全球化仍十分重要,中国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出口份额均有提升。①美国进口结构,进口来源地向盟友和新兴经济体转移,与对外投资方向一致,进口商品中运输设备和电子占比下降,国内相关产业发展降低对外依存度。②中国出口结构,出口目的地向东盟、印度等市场转移,承接美国产业链转移的国家仍然对中国制造的设备和材料存在需求,出口商品中机电/化学品/运输设备占比提升,相关优势突出。③总结看,全球货物流动显示美国制造业回流,美国进口对中国依赖度下降,但中国在全球市场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投资线索:中国制造具备竞争优势,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共同发力。

      全球资本和货物流动显示美国主导的制造业回流正在进行。往后看,预计美国国内和对外投资将持续加码,日韩及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承接产业链转移,而欧洲制造业提升难度较大。考虑到海外制造业体系的完备性较弱,部分面临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压力,制造业回流进程存在较多困难,进展速度可能逐步放缓。而中国制造业体系完善,有望凭借产品性价比和部分领域的技术先发优势,继续在国际市场保持竞争地位。相关出海投资线索:①新兴经济体基础设施和产能建设加速,中国工程机械/船舶/电网设备/基础化工受益;②中国消费品性价比优势突出,非美国家出口加速,关注家电/家具/纺服;③中国在部分领域具备技术和产能优势,产能出海挖掘需求增量且规避贸易限制,关注电子/锂电/汽车及零部件等。

      风险提示:贸易限制加码;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全球地缘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