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看利率寻底:房地产、内外均衡与“资产荒”

张鹏/肖成哲 2024-10-25 16:29:25
机构研报 2024-10-25 16:29:25 阅读

  内外部条件使长期利率下限放松,但综合来看,国内“资产荒”逻辑有变。长期利率或形成新的中枢。

      本报告分别从三个视角,分析长债及超长债收益率的寻底过程:利率债与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内外部利率均衡,以及前期影响债市的“资产荒”逻辑的变化。

      按照无风险利率与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分析,作为折现率的超长债收益率略高于房租收益率时,两个市场应趋于平衡。此前,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低于房租收益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因或是房价仍在下行过程中,持有住房或损失投资收益。且如果房价带动房租下行,房租收益率也会受到影响。

      但这种相对关系的基础是房价下行,一旦房地产景气因政策等因素止跌回稳,那么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房租收益率之间存在着收敛、甚至逆转的可能。

      从外部均衡来看,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美债长期收益率趋于回落,但受到中性利率、“特朗普交易”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其他扰动因素影响,这一下行过程可能震荡且空间有限。

      在美债长期利率回落过程中,中债长期利率的下限约束将明显放松。但中债长期利率未必会随着美债利率同步下行。二者利差适度收窄,更有利于支撑人民币汇率反弹。

      如果美债10 年期收益率保持在3.5%以上,而中债10 年期收益率保持在2%以上可能是对国内货币政策比较理想的位置。

      从资金面看,此前长债利率持续下行,其驱动因素主要是所谓“资产荒”。

      随着前期存款降息,存款增长放缓和社融增速相对稳定,所谓“资产荒”局面事实上已有所缓解。新一轮支持经济发展措施,又可能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增加存款的相对稀缺性。

      一般而言,降低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通常可通过资金成本效应,带动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但此前长债收益率下行在一定程度上已领先长期资金成本下行。如果所谓“资产荒”现象进一步缓解,长债收益率可能从下行趋势转为水平震荡。

      新一轮降息已带动1 年期MLF 利率下行30BP 至2.0%。通常在制造业PMI低于50%的情况,国债10 年期收益率更倾向于低于MLF 利率。但考虑到新一轮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效应,以及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国债10 年期收益率可能率先高于MLF 利率,即在2.0%以上波动。

      不过,同时也要考虑存款利率下行带来资金成本降低。参照前期存单利率低点时的收益率水平,国债10 年期收益率可能在2.15%附近形成新的中枢。国债10 年期收益率围绕2.15%上下波动,这与国债30 年期收益率在房租收益率(约2.25%)以上波动的情景,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风险提示:国内外实体经济超预期变化;国内政策超预期收紧;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