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三季报分析:大类资产配置思路分化 杠杆升久期降
2024 年三季度市场回顾:债市波动加剧。具体来看,7 月,债市主要围绕央行态度与操作展开博弈,从谨慎等待正回购与央行卖债,到降息组合拳落地之后的做多情绪高涨,债市利率先上后下,再创新低;8 月,监管动向和大行卖债节奏牵动债市情绪,利率先上后下,市场谨慎观望情绪升温,成交偏清淡;9 月,债市大幅调整,利率先在宽货币政策预期催动下再创新低,随后在月末积极政策重磅落地后急剧回升。主要指数方面,全季中债总净价总值指数上涨0.33%,中债国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54%,中债金融债总净价指数上涨0.09%,中债企业债总净价指数下跌0.77%。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58%。
大类资产配置: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下,各类型债基操作思路分化。2024年三季度,A 股先是受多重因素拖累,市场投资者信心不足,缩量调整;9月下旬起,随着利好政策推出,市场投资者信心增强,A 股放量上涨。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下,各类型的主动债基在权益及纯债仓位上操作思路有所分化。从权益仓位来看,准债债券型和偏债债券型基金的权益仓位(股票仓位与可转债仓位之和)有所抬升,而可转债债券型基金权益仓位下降较为显著。
从纯债仓位来看,纯债债券型和准债债券型基金增加了纯债仓位,而可转债债券型和偏债债券型基金降低了纯债仓位。
类属资产配置:纯债类产品利率债仓位下降,信用债仓位上升。9 月政治局会议后市场预期财政及地产政策或将进一步加码,债市大幅调整,信用利差走阔,债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信用债票息策略确定性更高,因此主动债基的利率债仓位下降、信用债仓位上升。类属券种配置方面,三季度,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大于国开债,因此主动债基加仓国债、小幅减仓国开债。此外,三季度期限利差走阔,中长久期信用债配置价值上升,因此主动债基减持短融、增持中票。
杠杆率:小幅抬升。截至2024 年9 月30 日,主动债券开放型基金(老)整体的杠杆率为118.01%,较二季度末上升1.36 个百分点。三季度资金面整体平稳,经历8 月及9 月的调整后信用债收益率显著上升,杠杆套息策略性价比提升,因此主动债基小幅抬升了杠杆率。
个券选择:缩短久期,加仓低等级信用债。我们利用重仓券中高、低评级个券的占比,推算出基金整体投资于高、低评级信用债的比例,以下结论并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情况。截至三季度末,主动债基高等级信用债的仓位约为54.36%,较二季度末下降1.21 个百分点;低等级信用债的仓位约为14.82%,较二季度末上升1.68 个百分点。三季度,信用债资产荒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主动债基加仓低等级信用债,以期获得更高的票息收益。此外,我们也统计了重仓券的久期变化情况。截至三季度末,主动债基重仓券的杠杆前久期为2.87 年,较二季度末缩短0.16 年;杠杆后久期为3.12 年,较二季度末缩短0.15 年。三季度末债市大幅调整,且后续政策面因素或对债市形成利空,因此主动债基缩短了组合久期,提升防御属性。
风险提示:本报告的内容为对2024 年三季度基金季报的客观分析,不构成基金产品的投资建议。债券组合的整体评级及久期由重仓券的情况进行推算,不代表真实持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