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财政数据快评:财政收支回暖 力度指数提升
事项:
10 月25 日,财政部公布2024 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1-9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059 亿元,同比下降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779 亿元,同比增长2%。
评论: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回暖。1-9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2%,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3%,较前值跌幅收窄。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2.5%,年内首度回正。相较于之前5.9 个百分点的增速差,第一本账的收入缺口正在收缩。收入端,非税高增,财政收入质量继续下行。各税种表现分化,四大税种除企业所得税外均负增。个人所得税同比-1.8%,企业所得税同比25.4%,增值税同比增速-12.2%为最大拖累项,消费税同比-16.3%。
一般公共支出当月同比5.2%,前值-6.7%。9 月完成度9.8%,略高于过去三年。目前来看,1-9 月支出累计增速(2%)离预算仍有差距,要完成全年的预算目标,四季度支出同比增速须达到9.2%。结构上,9 月支出各分项大部分增速回暖。民生类支出同比增速7.5%,基建相关支出同比增速3.5%。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降幅回暖,土地收入拖累减弱。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14.2%,支出同比35.7%显著改善。预计随着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已发未用资金持续落地,后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端将维持较高增速。
总体来看,9 月财政政策力度显著提升。广义支出增速12.6%,广义收入增速-1.5%。融资端,广义赤字进度已达到92%,超过过去5 年同期。
后续关注11 月初的人大常委会。一方面关于年内财政缺口,目前来看增加非税收入等综合性措施正在实施,随着收入端修复财政缺口相应收窄,再加上动用一部分债务限额结余空间等,再次增发国债概率较低;另一方面化债政策的规模仍有分歧,我们预计本次人大常委会可能一次性将地方债限额提高6-8 万亿。展望明年,假设财政工具组合为3.5%的赤字率+4 万亿新增专项债+2 万亿特别国债,简单估计明年的广义赤字体量将接近11 万亿。
总结:财政政策力度指数显著提升
总体来看,9 月财政政策力度指数显著提升。将一般公共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之和定义为广义财政支出。
9 月广义支出增速12.6%,远高于8 月的-8.8%。9 月广义财政支出进度9.9%,高于过去三年。广义财政收入9 月同比则降幅收窄,录得-1.5%。融资端,8 月开始政府债务融资明显提速,目前广义赤字进度已达到92%,超过过去5 年同期。我们构建的财政政策力度指数2024 年持续震荡下行,9 月有所反弹,且预计将继续抬升。
后续主要关注11 月4 日-8 日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一方面关于年内财政缺口,目前来看综合性措施如增加非税收入正在实施当中,随着收入端的修复财政缺口也相应收窄,再加上动用一部分国债和地方债的限额结余空间等,今年再次增发国债的概率较低;另一方面当前市场较为关注后续化债政策的规模,假设2018年隐债规模在16-18 万亿之间,减半后目前约为8-9 万亿,加上一部分企业欠款再去掉2-3 万亿的特殊新增专项债,我们预计本次人大常委会可能一次性将地方债限额提高6-8 万亿,分三年逐步发行置换。
展望明年,财政部发布会表示中央仍有较大的赤字和杠杆提升空间,可能意味着2025 年财政赤字率能突破3%的红线达到3.5%甚至更高,赤字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大概能带来1.4 万亿的增量资金。今年新增的国债+地方一般债+地方专项债+特别国债的广义口径赤字为8.96 万亿,假设明年财政工具组合为3.5%的赤字率+4 万亿新增专项债+2 万亿特别国债,简单估计明年的广义赤字体量将接近11 万亿。
风险提示
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紧张超预期,海外市场出现非理性波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