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财政数据点评:等待财政增量政策落地
事件描述
2024 年10 月25 日,财政部公布1-9 月财政数据:1-9 月数据累计如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 万亿元,同比下降2.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 万亿元,同比增长2%。
事件评论
非税支撑9 月公共财政收入走强。1-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 万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2.2%,其中税收增速持平至-5.3%,非税增速则提升至13.5%;累计收入完成度为72.8%、低于过去5 年均值水平77.8%。9 月当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 万亿元,同比由负转正至1.8%,主要是非税增速提升较多,税收当月增速降幅走扩。往前看,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仍有待税收的持续恢复,财政收入回升态势仍需巩固。
消费税、增值税增速回落。分税种来看:1-9 月,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速放缓2.6pct 至1.6%,拉动财政收入0.1pct,主要是去年9-12 月烟、酒、油等消费品增速较高,高基数下四季度消费税增速大幅增长或有一定难度;国内增值税同比降幅走扩0.7pct 至-5.6%,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同比降幅则收窄至-4.3%、-4.9%,合计拖累财政收入3pct、与上月基本持平,当前企业盈利、居民收入的修复进程仍较缓慢;地产类各税种累计同比0%、与上月增速基本持平,主要是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增速较高(分别为19.9%、21.5%),契税累计同比-12%、与上月持平,土地增值税累计同比-7.8%,较上月收窄0.9pct,随着9月系列地产金融宽松政策落地生效,后续地产低迷对财政收入的拖累作用或有所缓解;车辆购置税同比降幅扩大1pct 至-10.6%,随着消费补贴政策落地生效,后续车辆购置税亦或有所改善。
财政支出有所提速。1-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 万亿元,累计同比回升0.5pct 至2%,9 月当月同比由负转正至5.2%,财政支出有所提速。1-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70.7%、略低于过去5 年均值水平72.3%。
基建支出占比提升。分项目来看:1-9 月基建支出占比22.2%(前值22%),同比增长3.6%,拉动财政支出0.8pct,其中农林水务、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同比增长6.4%、6.1%,是主要贡献;民生支出占比38.2%(前值38.5%),同比下降0.1%,主要是卫生健康支出拖累,社保就业同比续增至4.3%、拉动财政支出0.7pct。此外,债务付息支出占比4.6%(前值4.7%),同比增长8%、拉动财政支出0.3pct。
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小幅收窄。1-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3.1 万亿元,同比下降20.2%,降幅较上月收窄0.9pct,9 月当月同比降幅收窄至-13.7%,土地市场表现边际有所回暖、但持续性仍待进一步跟踪。1-9 月政府性基金支出6.0 万亿元,同比下降8.9%,降幅较上月收窄6.9pct,9 月当月同比由负转正至34.3%,主要是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使用较多。
1-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完成度分别为43.6%、50.3%,均为2015 年以来最低水平。
等待财政增量政策落地。1-9 月广义财政收入、支出累计同比分别为-5.6%、-0.8%,降幅较上月收窄0.4pct、2.1pct。若按照当前两本账的收入增速线性外推,假设全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20%,则预计2024 年第一、二本账收入较年初预算分别存在约1.15 万亿元、1.42 万亿元的缺口。面对收入增速下滑,如何保障必要的支出强度,是四季度稳增长的关键。2024 年10 月12 日,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全年实现收支平衡”、“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 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同时对于地方化债问题,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进行置换;并多次强调“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而对于中长期的财税改革问题,财政部亦表示“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今年10 月25 日,赵乐际主持召开委员长会议,决定将于11 月4 日-8 日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增量政策工具的议案或将在此次会议中讨论宣布。随着前期存量政策的加快使用以及增量政策的落地生效,四季度财政支出增速或有较大幅度改善。
风险提示
1、地产修复速度不及预期;2、财政增量政策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3、测算存在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