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风向标10月第2期:回购风起:聚焦科技和央国企
本报告导读:
科技行业是本轮股票回购主力,市值管理成为主要回购目的。低估值、高分红和稳健增长类公司,以及破净央国企公司具备更强回购增持动力。
投资要点:
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加持,上市公司回购家数和平均回购金额均有望显著提升。10 月18 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 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 年且可视情况展期。根据《通知》,21 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发放贷款的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截止10 月23 日,已有三批次34 家上市公司公告申请回购增持贷款,交运、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家数较多,招商局集团、中远集团下属公司第一批发起申请。2024 年以来,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和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累计公告回购预案数达2431家,创年度数量新高。月度数据看指数低点位置回购家数最多,二月回购预案家数达450 家,九月以来在央行、财政等一揽子刺激政策密集催化下主流指数大幅反弹,回购预案家数还未明显提升,但平均预案回购金额提升至1.5 亿元附近。预计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加持下,上市公司回购家数和平均预案回购金额均有望显著提升。
科技行业是股票回购主力,市值管理成为主要回购目的。2024 年以来,医药、电子、机械、电力设备和计算机等五大科技行业回购家数占比近50%,通威股份、海康威视、凯莱英、天合光能、韦尔股份等公司回购预案金额均超10 亿元。9 月24 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 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指引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实施股份增持计划,并就主要指数成份股、长期破净公司、股价短期连续或者大幅下跌情形公司重点提出市值管理相关要求。9 月24 日以来医药行业回购预案占比达13%,机械、电子、电力设备行业家数占比领先,累计有36 家上市公司公告市值管理回购,占比达23.5%,较前期显著提升,金额总计近100 亿元。
央国企回购:市值管理、资产保值和稳定分红多重催化。年初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在2024 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2024 年以来,央国企上市公司累计回购预案家数达332 家占比13.7%,但10 月以来央国企回购动作明显加速,家数占比达23.6%;此外,2024 年以来,央国企回购预案金额平均达1.15 亿元,显著高于非央国企公司的0.86 亿元。在考核制度、国有资产保值、稳定分红、持续增长能力等多因素催化下,央国企成为本轮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的重要力量。
选股思路:关注低估值、高分红和稳健增长能力,破净央国企具备更强确定性。1)低估值+稳健增长。公司价值低估时提高持股比例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后续资本运作的主动性,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随着对股东减持行为监管加强,具备稳健增长前景的公司更有回购动力,看好:银行/建筑/交运/环保/通信等行业。2)高分红+跌破净资产+央国企。持续分红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有效方式,而跌破净资产是市值管理硬性指标。上市公司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回购增持贷款需要承担1.75%-2.25%的贷款成本,稳健分红能力可有效覆盖贷款成本。看好:银行/钢铁/交运/纺服/建筑/商贸零售等行业。
风险提示:回购增持家数不及预期,外部风险加剧资本市场波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