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收支加速 完成目标无虞

杨业伟/王春呓 2024-10-27 13:25:31
机构研报 2024-10-27 13:25:31 阅读 358

  2024 年10 月25 日,财政部召开网上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 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整体来看9 月财政数据有以下特征:

      第一,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回正,税收收入维持下跌,非税收入增速大幅提高。2024 年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月同比2.45%,8 月同比-2.8%。9 月税收收入当月同比-5.03%,同比降幅与8 月基本持平(8 月为-5.17%),9 月非税收入当月同比25.16%,增速大幅提高(8 月为8.82%)。累计来看,1-9 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2.2%(前值-2.6%),税收收入同比-5.3%(前值-5.3%),非税收入同比13.5%(前值11.7%)。主要是各级政府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合计拉高非税收入增幅10.8 个百分点。

      各地普遍依靠非税收入弥补税收缺口。地方财政数据披露时间有差异,以1-8 月来看,西藏、湖北、新疆、重庆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靠前,而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等地为负增长,广西、陕西、青海、河南、山西等地同比降幅较大。财政收入增速较高的区域,如新疆、重庆、吉林等地,税收收入增速同样不理想,多依靠非税收入拉动增速。

      第二,税收方面,四大税种除企业所得税外均同比为负,车市单月税收同比跌幅收窄,房市边际回暖。9 月,四大税种中仅企业所得税维持高增长,同比增加25.4%,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为-12.2%、-16.3%和-1.8%。车辆购置税同比-18.5%,跌幅有所收窄。土地和地产相关税收基本边际回暖,加总来看9 月同比增速回升至23.9%,8 月为-9.3%。其中房产税和耕地占用税维持高增速,土地增值税增速由负转正。

      第三,政府性基金收入继续下跌,跌幅边际收窄。2024 年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当月同比-14.2%(8 月-34.4%)。1-9 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20.2%,前值为-21.1%。按照财政预算计划,2024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0.1%,完成年初预算目标难度较大,政府性基金收入缺口对支出形成掣肘。

      第四,对于融资性收入,表外融资方面,9 月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负。对于广义政府来说,广义财政收入既包括以财政前三本账为主的预算内收入,也包括国债、地方债的表内融资性收入,以及城投融资为主的表外融资收入。9 月城投债净融资为-1474.03 亿元(前值为-730.07 亿元),城投融资管控未见放松迹象。

      第五,表内融资方面,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过万亿,3 季度缺少“一案两书”的新增专项债占比超三成。8 月、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8 月计划发行5767 亿元,实际发行7965 亿元,9 月计划发行6137 亿元,实际发行10279 亿元。截至10 月25日,今年新增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专项债发行放量背后,缺少“一案两书”的新增专项债已超过8408 亿元(截至10 月21 日),其中7 月至10 月发行7888 亿元,同期发行的全部新增专项债21446 亿元,占比达37%,或表明地方化债压力较大。

      第六,伴随财政收入同比转正,9 月财政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均明显提升,各类基建支出同比均有改善。9 月单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15%,前值为-6.7%,1-9 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增长2%,前值为1.5%。9 月基建支出力度回升,同比增长3.5%,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增速均为正,交通运输跌幅收窄。

      此外,9 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样高增,同比34.2%,前值-14%。

      总体来看,9 月广义财政收支双双回暖。第一本账和第二本账结合来看广义财政,9月广义财政收入当月同比-1.5%(前值-12.3%),1-9 月累计同比-5.6%,而9 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6%(前值-8.8%),1-9 月累计同比-0.8%。

      1-9 月财政收支较预算目标均有缺口,但预计保障全年预算平衡难度不大。1-9 月财政收入和支出完成度都较低,明显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如果以1-9 月财政收支增速作为全年增速,预计2024 年实际赤字约6.8 万亿,较2023 年扩大约1 万亿,从年初预算安排来看,资金来源中4.06 万亿来自国债和地方债发行,1.77 万亿来自使用去年结转结余,0.32 万亿来自预算稳定基金调入和国有资本补充,剩余约0.7 万亿需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弥补,保障全年预算平衡的难度并不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数据统计口径存在误差、财政收入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