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周报:T链的投资机会越来越明朗

林子健 2024-10-27 17:38:08
机构研报 2024-10-27 17:38:08 阅读

  核心结论:T 链的投资机会越来越明朗--汽车业务已经走出谷底,爬向新平台;机器人量产在即,由0 到1。

      受汽车和储能业务毛利率改善影响,24Q3 财报大超预期

      ①汽车业务:单车成本创历史新低,毛利率表现亮眼。交付方面,24Q3交付46.3 万辆,YoY+6.4%,QoQ+4.3%;指引全年正增长,暗示Q4 交付超过51.5 万辆,YoY+5.3%,Q0Q+10.2%。24Q3 单车成本(不含积分)为3.45万美元,QoQ-5.4%,创历史新低。24Q3 单车毛利率(不含积分)为17.1%,QoQ+2.4pct,大超预期。②储能业务:装机量6.9GW,YoY+73%;毛利率30.5%,YoY+6.0pct,大幅增长;25Q1 上海储能工厂投产,年产能20GW。

      ③FSD:V13 将很快推出,将开启新一轮30 天免费试用,预计2025 年实现德洲和加州Robotaxi 服务。④Optimus:手部共有22 个自由度,是唯一一家能够实现规模量产和部署的公司,最终将会成为公司最有价值的产品之一。

      Q3 财报公布之后,TesIa 股价与T 链走势再次背离

      Tesla 24Q3 财报大超预期,股价连续两日涨约26%,A 股T 链表现相当克制。上一次背离出现在今年6 月中下旬-7 月上旬之间,彼时Tesla 受益于Robotaxi 发布会驱动,股价大幅上行T 链估值则持续下行。考虑到储能、FSD、机器人等业务进展较为顺利,A 股T 链走势目前与Tesla 汽车业务强相关两次背离均反映A 股市场对其汽车业务深深忧虑。

      汽车业务正爬向新平台,或预示着T 链估值见底和股价上行期

      汽车业务T 链估值的收缩始于Tesla 汽车产销开始遭遇平台期,2022 年10 月是关键的节点--当月全球产量15 万辆,自此之后一直横在15 万辆的平台上。与此相对应,2022 年9 月A 股T 链估值见顶,一直回调至2024 年8 月底,回调到2019 年1 月水平(T 链行情的起涨水平)。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指引2025 年交付增长20%-30%,意味着月产19 万辆;2026 年开启量产的cybercab,按照200-400 万辆年产量,加总3/Y 等车型的量,对应着月产36/52 万辆的两个新平台。经验是爬向新平台的过程是估值和EPS 共振(2020-2022 年9 月),爬产前的准备期是拔估值(2019年)。预计2025 年是在上述两种情形之间,但更类似于2019 年。

      Optimus 即将量产由0 到1,车+机器人共振助力T链新一轮上行周期

      按照最新的指引,optimus 年底定型、定点,明年即开启量产。工信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映射到投资上,我们认为机器人产业链将由“主题投资”进入“主线投资”;辅之Tesla 汽车业务正走向新平台,我们坚决看好T 链的投资机会。

      投资建议:①机器人:总成是最确定性的方向,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丝杠是最好的赛道,双林股份、北特科技、雷迪克;其他结构件,浙江荣泰、骏创科技(北交所)。②汽车:新泉股份、浙江荣泰、多利科技、无锡振华、模塑科技、开特股份(北交所)。

      推荐标的

      我们持续看好汽车行业,维持“推荐”评级:(1)整车:国内40 万元以上市场进入壁垒较高,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鸿蒙智行车企有望逐步占据一定份额,建议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等;(2)汽车零部件:

      下游格局重塑、技术变迁叠加零部件出海,国产零部件迎来发展黄金期,关注成长性赛道:①内外饰: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②轻量化:关注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集团、嵘泰股份;③智能化:城区NOA集中落地,Robotaxi 加速推进,关注中国汽研、中汽股份、华阳集团、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 量产在即,T 链转型机器人的汽车零部件标的机会较大,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双林股份、五洲新春、北特科技、贝斯特;⑤北交所:建议关注骏创科技、开特股份、易实精密。

      风险提示

      汽车产业生产和需求不及预期;大宗商品涨价超预期;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等政策性风险可能导致汽车出口受阻;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推荐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