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业周报:互换便利落地 震荡后板块Β蓄势待发

张凯烽/李劲锋 2024-10-27 17:38:12
机构研报 2024-10-27 17:38:12 阅读

  央行正式开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操作,自营股票持仓规模有望提升。本周一(10/21)人民银行开展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 亿元,采用费率招标方式,20 家机构参与投标,最高/中标/最低投标费率分别为50bp/20bp/10bp。据证券时报报道,10 月21日,国泰君安已与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签署《债券借贷协议》,提交用于互换便利的首批质押资产为一揽子股票组合,后续将使用互换便利业务获得的资金进一步增持股票和股票ETF;10 月24 日兴业银行与国泰君安证券成交互换便利(SFISF)工具下的首批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10 月21 日,中金公司达成SFISF 下首笔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券为2024 年第一期互换便利央行票据;10 月22 日,中金公司在SFISF 项下首次买入股票。根据中证协数据,2024 年上半年证券行业自营投资规模6.14 万亿元,按近年来7%-8%的股票仓位测算,行业持有的自营股票资产约4000-5000 亿元。我们认为2000 亿互换便利工具全面落地后,证券公司开展质押回购并购入股票,有助于提升自营股票投资和做市业务规模,自营收入提升也有望加速业绩企稳进程。

      本周上市券商三季报发布,行业业绩有望迎来筑底改善。本周浙商证券、红塔证券、首创证券、东方财富和国元证券等上市券商相继发布业绩快报或三季报,较早发布业绩快报的浙商证券与红塔证券归母净利润增速提升,但其他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改善幅度较小。从东方财富三季报来看,经纪与两融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自营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前三季度证券行业经纪与投行业务收入明显下滑,9 月末至今交易日资本市场热度回升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有望推动证券行业四季度业绩筑底改善。

      明确“商保年金”概念,利好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第三支柱建设。2024 年10月23 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正式明确了商业保险年金(以下简称“商保年金”)的概念,即商业养老保险公司开发的具有养老风险管理、长期资金稳健积累等功能的产品,包括符合条件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商业养老金等,均被纳入到“商保年金”的范畴,未来也将被纳入到第三支柱统计的范畴。具体来看,商业保险公司开发的具有养老风险管理、长期资金稳健积累等功能的产品,包括保险期限5 年及以上、积累期或领取期设计符合养老保障特点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商业养老金等产品将被认定为商保年金。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商保年金概念的明晰,有助于帮助行业厘清第三支柱的内涵与外延,险企在产品供给侧有望针对性发力,同时通知明确进一步扩大商业养老年金试点以及加强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要求。产品供给丰富、开发能力较强、销售合规和风控管理更优的头部寿险公司有望更为受益。SFISF 工具快速落地推进,有望提升头部券商自营业务规模,行业业绩有望持续改善,建议继续关注行业三季度与四季度业绩表现。

      标的方面:保险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等;证券方面,建议关注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