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周报:两大谜底揭晓前的等待

张继强/吴宇航/仇文竹 2024-10-27 21:28:28
机构研报 2024-10-27 21:28:28 阅读

  报告核心观点

      我们从几个维度梳理债市:1、基本面尾部风险降低,向上弹性尚待观察;2、供给有变数,但整体压力有限;3、资金面中枢已经回落,但内外均有制约,高于政策利率;4、机构行为上,非银遭遇“工具化”的烦恼,扰动信用债的同时,也在酝酿信用债估值修复的机会。此外,财政政策、美国大选两大谜底将逐步揭开。未来几周市场扰动因素增多,波动预计加大。重申10 年国债2.2-2.3%可以转为积极,重回2.0%的概率不高。存单和短端信用债有较好的相对性价比,5 年期利率做基本配置,长端利率关注波段机会,继续挖掘转债个券机会,二永债、长久期信用债继续观望。

      基本面:尾部风险大为缓解,向上弹性尚不清晰本轮政策组合拳降低了经济和债务的尾部风险(对应十年期2.0%是底),但向上动能还需要观察(2.2-2.3%有吸引力)。首先,地产成交活跃度至少阶段性提高。其次,财政“真金白银”有望落地,但力度待定,其中化债有利于缓解地方债务压力,畅通经济循环、改善企业现金流甚至营商环境。最后,政策层多次强调保全年目标,增量举措还在路上,构成经济环比改善的“看好期权”。当然,经济向上弹性还受到一定制约,期待政策重建微观激励机制。此外,美国大选也将是短期重要变量。未来两个月将持续处于内外部政策博弈期,债市波动可能增大。

      供给端:有变数,关注化债等动作,但实际压力可控10 月供给已经降速,后续供给压力总体取决于人大常委会是否追加额度和央行降准力度。假设后续增加2 万亿(乐观情形,含已落地的限额安排),11-12 月政府债净供给总量将达到2.66 万亿,同比去年增加5592 亿。如果是1 万亿(基准情形),同比去年则减少4408 亿。考虑到年内时间窗口所剩不多,我们预计重点更多在于用好前期发行未使用的资金,如果追加额度(地方化债、特别国债注资六大行),也未必急于在今年发完。另外,12 月大概率还会有一次降准,也会对冲发债影响。总之四季度供给压力不需要过度担忧,明年供给如何消化是更重要的问题。

      资金面:中枢已经回落,但内外均有制约,高于政策利率10 月以来,资金利率走势和我们之前预判的基本一致。趋势先下后上,中枢有所回落,但相比政策利率仍偏高。当前资金面紧平衡既有内部约束,也有外部扰动。内部看,一是超储水位不高,二是融出结构不稳。外部看,美国大选临近,特朗普交易升温,美债利率上行、美元走强,对国内货币政策空间和资金面都有一定制约。资金紧平衡、银行走款压力、非银负债不稳定导致存单利率也居高难下,但我们认为目前存单已处于顶部区间,具备一定配置价值。

      机构行为:非银遭遇频繁申赎持续扰动信用债,但也在酝酿机会债基遭遇“工具化”烦恼,频繁遭遇申赎,导致近期信用债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整体表现弱于利率债。四季度机构历来有持盈保泰需求,加上政策扰动等不断,久期诉求减弱,更普遍规避流动性更差的信用债。往后看,信用债面临的几大制约看不到太明显的转向迹象,不过机会往往在市场波动中孕育而生,从赔率角度看,当前部分信用债已经跌出了一定价值。目前中短久期AAA 等级城投债利差(相比国开)已经普遍回到30-50BP,处于近十年40%分位附近。从静态票息看,1Y 期AAA 和AA(2)城投收益率分别在2.11%和2.38%,横向比较长久期利率和短端存单,配置价值都相对较好。

      风险提示:财政货币配合超预期,房地产市场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