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行业周报:上周行业大涨继续带动估值回升 基本面总体维持弱势
核心要点:
市场行情:上周锂电材料行业上涨9.21%,估值升至20.5%历史分位上周锂电材料行业周涨幅9.21%,跑赢基准(沪深300)8.42pct。行业估值(市盈率TTM)上行2.3x 至28.31x,估值历史分位数升至20.5%。
正极材料:碳酸锂价格小幅反弹,三元前驱体价格延续下跌,三元材料价格稳中有跌,部分出货不及预期拉低产量开工,磷酸铁锂价格弱稳,需求整体有所减弱,行业订单及开工分化,后续价格仍有走低风险上周正极原料端三元前驱体NCM111、NCM523、NCM622 及NCM811 价格周环比分别跌0.81%、0.76%、0.68%和1.21%至6.1 万元/吨、6.5 万元/吨、7.25 万元/吨和8.15 万元/吨。上周碳酸锂价格小幅反弹,据百川盈孚数据,全国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及期货价周环比分别略升0.69%和0.74%至7.25 万元/吨和7.47 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均价持平于7.15万元/吨,其中粗颗粒型及微粉级均价分别持平于6.85 万元/吨和7.45 万元/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上周国内正磷酸铁价格持平于1.05 万元/吨。
上周三元正极材料价格弱稳,NCM111 及NCM6 系(单晶/动力)价格分别持平于11.43 万元/吨和12.4 万元/吨,NCM523(单晶/动力)及NCM811(多晶动力)价格周环比分别略跌0.46%和0.34%至10.85 万元/吨和14.45万元/吨。上周三元正极材料产量环比减少1.93%至15255 吨,开工率降1.57pct 至45.64%;行业库存周环比上升1.08%至14090 吨。周内生产端有减产现象,部分正极厂因出货量不及月初预期,周内生产减量明显,库存量上涨,导致整体库存环比增加。市场整体开工不高,企业装置多低位运行,部分中小企业因订单减少且出货价格低位等原因停工停产,复产日期尚不明确。
上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动力型价格周环比略跌0.3%至3.37 万元/吨,储能型价格持平于3.2 万元/吨。上周磷酸铁锂正极产量环比减少1.18%至56065吨,开工率下滑0.65pct 至54.14%,工厂库存环比降0.03%至37127 吨。
需求端驱动减弱,现下游订单集中于电芯大厂导致铁锂大厂订单充足,但中小电芯厂备库谨慎,下游整体采购量下滑,中小铁锂厂排产下调,随着终端需求逐步进入淡季企业出货受阻,市场低端报价增多。现阶段主材价格处于相对低位,需求转弱,叠加11 月仓单注销带来的供应增量,长线看锂价依旧存走跌风险,成本端缺乏支撑。短期内铁锂价格弱势震荡为主,但不排除后续价格走跌的可能。
电解液:六氟磷酸锂价格平稳,溶剂价格持平,添加剂PS 价格上涨,其余持稳,个别企业冲量拉动行业产量开工上行,行业价格上调支撑不足溶质方面,上周六氟磷酸锂国内均价持平于5.6 万元/吨,据百川盈孚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液态及固态均价分别持稳于2.31 万元/吨和7.5 万元/吨。溶剂方面,据百川盈孚,上周DMC、DEC、EMC、EC 及PC 价格分别持平于5250 元/吨、9950 元/吨、7850 元/吨、4600 元/吨和7650 元/吨。
添加剂方面,上周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及硫酸乙烯酯(DTD)市场均价分别持平于4.7 万元/吨、3.65 万元/吨和5.45 万元/吨,亚硫酸丙烯酯(PS)市场均价周环比上涨1.48%至6.85 万元/吨。
据百川盈孚,上周三元动力用及磷酸铁锂用电解液市场均价分别持稳于2.53 万元/吨和1.86 万元/吨,锰酸锂及钴酸锂电解液市场均价分别持稳于1.5 万元/吨和4.45 万元/吨。上周电解液产量环比增长2.38%至31245 吨;行业开工率升0.35pct 至29.77%。一般企业生产基本维持平稳状态,中小企业相对偏差,个别大厂生产为实现全年目标,有冲量行为,供应增量对整体行业有所影响,近期新增产能释放有所延期。成本端支撑有限叠加下游持续压价,行业价格上调支撑力不足,企业盈利维持低水平状态。
负极材料:需求有限恢复,但产能投放预期仍大,部分企业库存改善上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均价持平于3.27 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均价持平于3.56 万元/吨,中间相碳微球市场均价持平于5.92 万元/吨。同期石墨化代加工费区间持稳于8000-10000 元/吨。上周负极材料产量环比增加2.64%至37925 吨;开工率升1.13pct 至43.71%;工厂库存环比下降1.47%至23450 吨。负极材料需求处于逐步恢复阶段,场内询单、订单量均有少量增加,市场整体开工率小幅上行,但因下游需求释放有限且负极市场集中度较高,部分中小型负极企业产销未有明显改善。但供应端为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增产能项目仍陆续投放,需求有限下短期“低价竞争”难改。周内随着整体出货量小幅上行,企业成品库存逐步消耗,部分企业库存已恢复至合理水平。
隔膜:增产累库下开工近满负荷,终端压价及行业竞价下价格弱势不改上周干法隔膜(16μm 基膜)价格持平于0.41 元/平米,湿法隔膜均价持平于1.01 元/平米,陶瓷涂覆隔膜市场均价持平于1.03 元/平米。上周隔膜产量环比增长0.67%至44900 万平米;开工率提升0.66pct 至99.36%;隔膜市场库存环比升1.61%至31600 万平米。需求端储能年终并网、动力端以旧换新补贴退坡、消费端需求年末释放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游存抢装心理,提高四季度对隔膜需求,主要隔膜生产商均满负荷运行,周内整体开工率进一步升高。但在供给端行业并未放慢增产速度,致使市场上隔膜库存持续攀升,整体供应相当充裕。隔膜企业聚焦于减少库存积压,同时为抢占市场份额,仍有竞价可能,同时下游仍存较强的降本需求,因此隔膜价格维持弱稳状态,伴随着四季度及年底新谈单周期临近,隔膜价格或有继续下跌可能。
电池级铜箔:上周铜箔市场均价及加工费均持稳上周8μm、6μm 和4.5μm 锂电铜箔主流市场均价分别持平于9.01 万元/吨、9.06 万元/吨和10.61 万元/吨。加工费方面,同期8μm、6μm 和4.5μm 锂电铜箔平均加工费分别持平于1.6 万元/吨、1.65 万元/吨和3.2 万元/吨。
投资建议
基本面来看,政策及旺季需求支撑下动力市场增量有所释放,消费端小动力市场表现较好,储能市场增量较好但订单集中于头部企业,同叠加时锂电材料部分环节产能不断释放,受制于产业链供给过剩及下游降本压力,行业内低价竞争不断,锂电材料行业多数环节盈利低位。估值层面,尽管经过前期风险偏好驱动的估值修复行情,当前估值水平仍不高,风险偏好改善下短期仍存在一定的修复空间。但从中长期支撑来看,当前板块整体盈利提升预期较弱,且其仍受制于产业链供需矛盾,其拐点尚需较长的行业供需再平衡过程。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行业产能波动风险,行业格局变动风险,新技术及新材料替代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