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货币流动性点评:买断式逆回购或利好做陡曲线
新工具有哪些特征?
基本特征包括:面向一级交易商(51 家);月度投放;期限小于1 年;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政府债、金融债、公司债等。
第一,担保品所有权和票息收益权转移给逆回购方(央行)。与买断式回购相比,质押式回购不发生担保品所有权转移,本身建立在同业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信任与交易习惯基础上。
第二,买断式回购标的券种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对于公司债没有特意强调要求高等级信用债。
第三,招标方式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价位中标,流动性承压的交易商可以通过提高报价获得更多逆回购份额。
第四,买断式回购的期限更加多元化。《金融时报》文章预计将覆盖3 个月、6 个月等期限,增强1 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
为什么创设买断式回购?
首先,买断式回购业务避免了质押式回购占用大量现券资源、抑制结算代理的问题。其次,买断式在国际上更加通行,境外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更加适应。
对于当下,我们判断,买断式回购意义在于:
第一,买断式回购作为新的数量型工具,可以对冲11 月-12 月MLF 到期,淡化MLF 意义,从而通过更准确调节1 年期以内的流动性,提高利率由短及长传导机制的精细程度。
第二,买断式逆回购下担保品出表,对于商业银行监管指标和CD 供给压力或有缓解。
第三,买断式逆回购可以与国债买卖形成配合。当政府债供给发行压力增大,买断式逆回购可以与国债买入操作同步开展,为市场提供多种期限组合的流动性,更好实现财政货币政策配合。
第四,央行可能希望鼓励银行间市场买断式回购交易发展。
对债市影响如何?
资金角度,买断式逆回购丰富了1 年以内期限流动性投放窗口,结合央行此前的强化OMO7D、收窄利率走廊、创设临时隔夜逆回购等创新,买断式逆回购可能会用于对冲流动性数量扰动,让资金价格更加平稳、清晰。
利率角度,市场在等待增量政策的过程中,货币宽松确定性较高,买断式逆回购作为新的数量型工具,强化了央行调控、补充短端各期限流动性的能力,可能利好做陡曲线,中长期纯债组合建议以5 年期限为主,子弹型布局。
风险提示:财政增量超预期、外围不确定性升高、条款解读和政策实际意图存在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