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四季度信用策略:久期防御 风险下沉
三季度以来市场回顾:信用债跑输利率债,信用利差走阔,期限利差涨跌互现,低等级信用利差走阔最多。信用债中的低等级产业债持有期回报最高,但也低于国开债。趋势上看,信用利差先缓降后快升再快降。政策引导下需求走弱是信用债走熊主因,而政府债供给放量挤压信用债则加剧了信用债熊市。
信用债整体策略:接下来财政或股市政策仍会不少,风险偏好上行,目前短久期中低等级收益率分位数更高。因此建议选择短久期。高息资产继续压缩,且大规模债务置换能降低信用风险,因此建议继续下沉。
板块策略:
1)城投债:区域上更关注重点化债区域,策略上可以博弈提前兑付的机会。地方债置换预计对债务压力较大区域的支持更大。随着大规模置换的到来提前兑付的城投债数量将增多,相关机会可以提前挖掘。
2)产业债:关注国营地产债、建工债和租赁债。1)国营地产(YTM2.91%):国营地产持有的闲置土地较多,和政府关系更密切,以往实践中被收购的存量房也较多,因此较受益。2)建筑施工(YTM2.88%):化债和收储有利于基建和房建工程回款,减少坏账损失。3)商业租赁(YTM5.8%):化债利好租赁形式的地方债务回款。
3)金融债:关注高等级二永债的交易机会以及政策利好下的低等级债票息机会。资本新规、城投债务置换和特别国债注资能减少二永债的潜在供给。监管格外约束中小银行发展,会使得低等级二永债供给下降更多。目前高等级二永债信用利差已经回到年内最高水平,考虑增值税后二永债仍有票息优势。大规模地方债务置换和银行合并潮有利于信用下沉。
风险提示: 1)国企不再优先兑付债券。2)货币政策超预期。3)城投融资政策大幅放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