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深度:未来信用交易化债还是资产荒?

曾羽/庞谦 2024-10-30 20:19:32
机构研报 2024-10-30 20:19:32 阅读

  核心观点:

      (1)货币政策是影响信用利差宽窄的重要原因;(2)化债政策使得城投出现超额,且弱资质城投总是更多受益;

      (3)货币政策效果体现更迅速,所以资产荒总是周期性出现,资产荒行情是大概率事件。

      本周信用表现相对乏力,但四季度债市波动加大、信用利差走阔后,将迎来配置的窗口,且城投债的超额预期较为突出。

      不过,股债跷跷板及“理财-债基-信用债”的影响链条仍不容忽视。目前信用债处于性价比偏低、反弹风险可能较高的位置,同时时间临近四季度,大部分机构对偏空信号更为敏感,短时间内,适合大部分机构的策略是波段操作及逢高零星收券,而非大幅买入,待政策落地、利差进一步调整后,或是更好的配置时点。

      摘要

      化债历史及城投债走势回顾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力度、配合节奏很重要,一揽子政策发力、落地、实现总需要时间,财政政策的发力、落地、实现比货币政策的速度要更为缓慢,货币政策松紧总是能较快传导到配置盘,进而先一步形成资产荒格局,这就是每一轮经济周期中,资产荒总是周期性出现的本质原因。

      当前城投利差调整情况及策略应对

      四季度较多重磅信息仍未落地,政策面、股市端将继续扰动债市,但展望来年,信用的供给、资金的松紧、基本面的预期等重要问题尚未看到大变的趋势,即,短期扰动加大,但中期来看具有较大的确定性,针对负债特点不同的机构,策略安排不同。

      其中险资逢高配置+适度积极久期+高等级资质是最优解;基金建议底仓维持中性的同时可适度加大四季度波段操作仓位,可加大城投品类下沉,同时控制久期;理财逢高加大买券力度,可适度加大配券仓位,同时持有债基以作应对赎回的安全垫,可加大城投品类仓位及下沉幅度。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定位转向、股票市场的扰动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