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新框架系列之四:如何看待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

姜佩珊 2024-11-01 20:42:27
机构研报 2024-11-01 20:42:27 阅读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10 月28 日发布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 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操作结果将通过人民银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解读:

      什么是买断式逆回购?新工具定位仍是流动性投放工具,和现有的质押式逆回购相比:1)本质区别是买断式逆回购标的债券所有权发生转移,不过存续期间债券押品的利息将返还一级交易商;2)质押式回购聚焦7 天、14 天等短期限,新工具理论上可以提供1 个月-1 年期间所有期限资金;3)招标方式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因此理论上买断式逆回购不产生固定利率,中标利率不具有政策属性;4)质押式回购原则上每日操作,而买断式逆回购则是每月。

      为何要开启买断式逆回购工具?

      1)货币政策框架新演进的延续。央行可能逐步淡化MLF 操作,演变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级市场买卖国债+买断式逆回购”提供中长期流动性。当前市场利率已经偏低,或非央行大规模买入债券的好时机。此时通过推出多期限、多重利率定价的买断式逆回购:一方面,对于缺少中长期负债的机构,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期限更短的品种,从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央行可以减少国债现券买卖,降低对市场利率的干扰。若后续国债供给大幅放量,央行则可采用大规模购买国债、减少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的方式投放中长期流动性。

      此框架下,央行操作“锚”上,数量或将继续锚定机构需求,以维持短期资金利率稳定,价格上致力于维持正常向上的利率曲线结构;对于市场来说,短端利率锚定7 天逆回购利率,中长端利率则由央行现券买卖+买断式逆回购定价。

      2)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和中长期政府债发行。11 月、12 月、明年1 月MLF到期规模分别为1.45 万亿、1.45 万亿、9950 亿元,再叠加后续可能的政府债券发行、年末现金需求等,市场流动性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当前非银机构资金偏紧,而大行或储备资金以应对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落地,资金分层压力较大,且当前或非央行大规模买债的好时机,买断式逆回购能够满足机构对中长期流动性的需求,更好对冲MLF 到期和其他资金需求。

      3)扩大买券范围、盘活质押债券。买断式逆回购扩大了央行买债范围,尤其是将地方债纳入购债范围,后续可更好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由于新工具存续期标的债券所有权归央行所有,因此央行理论上可以将债券卖出,相比此前的质押式,有利于盘活质押债券,提高相对应债券的市场流动性。

      对债市影响:

      短期内对债市有一定利好,尤其是前期受资金面紧张影响较大的同业存单,利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央行使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能够降低机构综合负债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补充1 个月-1 年期流动性投放工具,机构未来流动性不确定性降低,或将减少储备资金。不过中长期来看,新工具定位仍是流动性投放工具,对资金面的影响取决于货币政策方向,应和其他工具综合看待,整体影响偏中性。

      风险提示:发债节奏超预期,风险偏好变化,资金面超预期紧张,赎回压力再现,化债节奏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