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信用债市场跟踪
投资要点
2024 年10 月回顾:10 月债市延续了9 月格局,政策博弈与股债跷跷板效应主导市场。全月十债在2.11%-2.19%震荡,尽管资金面宽松,但收益率易上难下,伴随市场“小作文”不时扰动,投资体感难言愉快。
10 月央行货币政策创新工具再次快速落地,10 月10 日SFISF 工具细则公布,10月21 日首批500 亿互换完成操作;10 月28 日公告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10 月31 日公告操作规模期限。10 月31 日跨月资金盘中再次突破7 月央行重启正回购工具所设定下限,但并未引发央行回笼流动性。至此市场情绪有所回暖,月末最后一日债市小幅收涨。而信用债市场在10 月12 号财政部发布会化债政策带来的利好行情仅持续了一周左右时间后快速缩量回调。相较于前两次局部防御性赎回,我们认为债基、理财的投资者风险偏好相较于股票、股基投资者有显著的分界线,并不会轻易发生转换。但若固收类产品持续净值下行或收益羸弱,也可能因持有体验过差引发长期、缓慢的主动赎回。
2024 年11 月展望:10 月多地重启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包括上海、广东两个隐债已清零区域。这可能是接下来财政发力的一个方向,过往通过房地产实现宽信用的路径不能简单重复,通过清偿拖欠企业债务账款来实现一定的扩张刺激在短期内具备可行性,但考虑到地方城投运营的模式更多倾向于收益相对较低、周期相对较长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房地产高杠杆快周转模式下的扩张效果预计较为有限。无论如何,经过8、9、10 三个月连续的调整后,困扰债市的政策猜想可能即将揭开谜底。从当前债市点位来看,自一揽子政策定调以来,市场反复在博弈供给端的冲击,而对基本面的长期改善缺乏定价。而供给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其实无需过多担忧。今年以来央行在流动性的掌控方面愈发精准,而支持性的政策立场也不会动摇。对于信用债,随着弱资质城投加速退出公开市场,在低利率环境下流动性缺陷可能会导致其进一步鸡肋化。
风险提示:
1、经济失速下滑
2、政策超预期宽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