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周观点:三季度末 钢铁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环比减少
核心观点
根据A 股36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36 家上市公司总归母净利润-75.88 亿元,同比-147.5%, 19家实现盈利,盈利率53%。有7 家公司业绩同比提升,29 家公司业绩下滑。在业绩提升的公司中,5 家公司利润增加, 2 家公司亏损减少。三季度末钢铁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为163 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减少了49%,较去年三季度同比提升了3.3%。钢铁行业持仓占机构总持仓量的0.43%, 环比-0.21pct , 同比-0.07pct,对比钢铁行业市值在A 股总市值中的占比仍处于偏低水平。9 月30 日,钢铁行业市净率(LF)为0.95,处于近三年36.8%的分位数,行业超过半数公司市净率分位数在10% 以下,仍处于较低位置。
行业动态信息
三季度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利润环比转亏,盈利率53%。
根据A 股36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36 家上市公司总归母净利润-75.88 亿元,同比-147.5%, 19家实现盈利,盈利率53%。有7 家公司业绩同比提升,29 家公司业绩下滑。在业绩提升的公司中,5 家公司利润增加, 2 家公司亏损减少。业绩下滑的公司中,14 家公司利润减少,3 家公司转亏,12 家公司亏损增加。其中久立特材在高端产品领域持续发力,高端品营收占比提升至22%,同时收购EBK 后复合管利润增长,叠加合金子公司业绩贡献明显,公司扣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南钢股份先进钢铁材料销量稳步增长带动公司总体毛利率提升,面对原燃料价格高企的挑战,公司优化用料结构、降低高炉消耗、降低维修费用,降本成效显著,在行业景气度明显下滑的逆境下归母净利润仍取得5.3%的增长。甬金股份位于广东和浙江的项目产能释放带来公司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5%。抚顺特钢受益于技改项目的陆续投产及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下降,归母净利润增长11.8%。盛德鑫泰受益于募投项目逐步投产及下游订单激增,各品类出货量增加,尤其是合金钢及不锈钢产品增幅较大,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166.3%。西宁特钢通过重整,亏损大幅减少。柳钢股份通过降本增效,毛利率提升带动公司整体利润实现亏损的减少。而在2024 年三季度业绩方面,36 家上市公司总归母净利润-98. 57 亿元,同比-213.1%,环比转亏,17 家实现盈利,盈利率47%。有6 家公司业绩同比提升,其中特钢5 家,30 家公司业绩下滑。在业绩提升的公司中,4 家公司利润增加,2 家公司亏损减少。业绩下滑的公司中,13 家公司利润减少,9 家公司转亏, 8 家公司亏损增加。
截至2024 年三季度末,钢铁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环比减少。
三季度末钢铁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为163 亿元,较二季度环比减少了49%,较去年三季度同比提升了3. 3%。钢铁行业持仓占机构总持仓量的0.43%,环比-0.21pct,同比-0.07pct,对比钢铁行业市值在A 股总市值中的占比仍处于偏低水平。据wind 数据,9 月30 日,钢铁行业市净率(LF)为0.95,处于近三年36.8%的分位数,行业超过半数公司市净率分位数在10%以下,仍处于较低位置。2024Q3 钢铁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前十个股分别为:宝钢股份、包钢股份、久立特材、中信特钢、南钢股份、新钢股份、抚顺特钢、新兴铸管、华菱钢铁、甬金股份,持仓市值占钢铁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86.5%,环比+1pct。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占流通市值比前十个股分别为久立特材(7.9%)、新钢股份(7.48%)、甬金股份( 6.93%)、抚顺特钢(5.39%)、包钢股份(4.27%)、南钢股份(3.51%)、新兴铸管(3.45%)、沙钢股份(3.38%)、宝钢股份(3.13%)、金洲管道(2.32%),占比靠前的多为特钢企业。
普钢投资建议:由于普钢产品多用于建筑行业,而当前地产复苏时间尚不明朗,在资产配置时可以优先考虑高股息、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等,远期可持续关注地产销售改善向开工端传导。
特钢新材料投资建议:特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我国中高端特钢新材料内有“进口替代”,外有“ 全球份额提升”,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4%左右,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较快增长,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提高,从发达国家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15-25 倍的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用的新能源、造船、航空航天行业处在蓬勃发展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2024 年继续关注特钢主线: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天工国际等。
风险分析:当前,在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钢铁行业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企业之间经营分化。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冲击、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等因素影响下,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贸易增长乏力、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增长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近年来,原料供给端风险事件不断,淡水河谷溃坝,澳煤进口禁令、巴西暴雨、澳洲飓风,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在各类风险事件不断发酵演绎下,原料价格被持续推高,钢厂在需求和成本两头挤压下,利润被极限压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