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月报241103:专项债发行基本完成 特殊再融资债再迎高峰
第一,截至10 月31 日,2024 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773 只,总规模7.37 万亿元。
截至10 月31 日,2024 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773 只,总规模7.37 万亿元。具体来看,广东、山东、天津、湖北发行数量最多,分别发行181、133、89、88 只地方政府债;从发行规模来看,广东、山东发行债券规模位列前二,分别为6620.58 亿元、5870.98 亿元。
24 年地方债整体发行节奏先慢后快。截至10 月31 日,2024 年地方债净融资额为4.64 万亿元,略超23 年同期水平。
特殊再融资债再迎发行高峰。截至10 月31 日,2024 年再融资债共发行512 只,总规模2.82 万亿元。10 月(10 月1 日-10 月31 日)再融资债共发行73 只,其中一半为特殊再融资债。10 月22 日至31 日,广东、山东、江苏、四川等15 个省市共发行36 只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额达到2231.25 亿元。自2023 年10 月以来,29 个省市(自治区)共发行特殊再融资债184 只,总规模达1.725 万亿元。
截至10 月31 日,10 月共发行104 只新增专项债、规模共计2971.32 亿元;2024 年全国累计新增专项债3.896 万亿元,占全年限额99.9%,基本完成全年发行目标。今年专项债主要投向领域为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棚户改造、铁路建设。
10 月8 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将督促有关地方到10 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约2900 亿元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同时加快已发行专项债券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12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到9 月底已经发行2.83 万亿元,发行率90%,项目开工率85%。今年专项债限额3.9 万亿元,我们推测剩余的7800 亿元新增专项债或为用于化债的“特殊新增专项债”,即未披露一案两书和项目明细的新增专项债。此类新增专项债实际用途未知,称其为“特殊新增专项债”。
10 月12 日,财政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央财政在2023 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 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 年又安排1.2 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 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结合10 月8 日的信息,我们推测2024 年的1.2 万亿元额度中,近8000 亿元为“特殊新增专项债”,4000 亿元为特殊再融资债。
新增一般债方面,10 月新增发行13 只一般债。截至10 月31 日,2024 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共发行152 只,规模达6549.02 亿元。河北、四川、新疆、天津新增一般债发行规模最大,分别为460 亿元、373.94 亿元、325.05亿元、321.36 亿元,其次广东、湖南、陕西等地发行规模较大,均在280 亿元以上。
第二,10 月底发行利差与估值利差较9 月底有所走阔。
21 年下半年开始,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 的隐形下限,22 年浙江、江苏、上海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2022 年11 月前后地方债的发行定价发生变化,11 月15 日发行的“22广东债59”首次参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设置,市场化定价稳步推进。2023 年4 月深圳发行两只地方债,以地方债收益率曲线设定债券投标区间,发行利差压缩明显,预计未来地方债定价基准将逐步从国债向地方债收益率曲线过渡,不同地区地方债发行利率或在此过程中表现分化。
2024 年以来,地方债一级利差中枢在+8.49BP 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上海(+4.78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天津(+13.35BP),其次是内蒙古(+12.81BP)和江西(+11.78BP);2024 年10 月,地方债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6.66BP,较9 月(+6.39BP)略有走阔。
10月地方债整体二级估值利差走阔。计算各地区地方债平均估值利差(估值利差=地方债中债估值收益率-同期中债国债收益率,平均利差乘以发行规模为权重)发现,截至10 月31 日,2024 年地方债整体估值利差为15.8BP,较9 月30 日12.5BP 有所走扩。
10 月各期限地方债利差波动较大。长债方面,15 年期,20 年期和30 年期地方债利均差于10 月10 日达到月内最高点(分别为15.2BP,11BP 和13BP),随后迅速滑落,在10 月28 日收窄至月内最低点(20 年期及30 年期,15 年期略早,在10 月27 日触及月内低点),随后逐步走扩,在月底收至月内次高;短债利差走势整体呈现前低后高,3 年期及5 年期利差均在月底触及高点;10 年期利差波动较小。目前3 年及5 年地方债利差最高,分别为23.7BP 和22.5BP;20 年及30 年地方债利差最低,分别为8.3BP 和9.5BP, 呈现短端高、长端低格局。分位水平来看,各期限利差分位数较9 月有明显上升,3 年期地方债利差历史分位数位于90%以上,15 年和20 年期限的地方债利差仍在相对历史低位。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政策不及预期、数据统计存在遗漏或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