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制冷剂外销发力 板块长周期景气可期
行业近况
本周基础化工板块下跌0.94%,沪深300 指数下跌1.68%,基础化工板块跑赢大盘0.74 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3 位。涨幅居前:青岛金王、华软科技、顾地科技、河化股份、瑞丰高材;跌幅居前:海达股份、大全能源、东方材料、宝丽迪、安道麦A。
评论
四季度以来制冷剂外销价格明显回暖。根据卓创资讯数据,截至2024 年11月1 日,R32(内销)收报38750 元/吨(MoM+3.3%);R32(外销)收报39000 元/吨(MoM+5.4%);R134a(内销)收报36500 元/吨(MoM+7.4%);R134a(外销)收报34500 元/吨(MoM+13.1%)。我们认为,2024 年内销价格启动早于外销,一方面在于今年内销旺季在配额制首年的涨价预期下提前,与传统外销旺季形成了错位。另一方面,外商在我国进入配额期前囤积了一部分三代制冷剂库存,使今年上半年外销市场处于“去库存”行情,价格受到了一定压制,随着历史库存的逐步消化及新一波备库开始,内外销价差基本消失。
2024 年前三季度R32、R134a出口配额使用进度约为70%。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披露,1-3Q24 R32 合计出口量为6.81 万吨,约占2024 年出口配额的69.8%;1-3Q24 R134a合计出口量为8.92 万吨,约占2024 年出口配额的67%。如果4Q24 维持4Q22 及4Q23 的备库行情,2024 年的外销配额或偏紧。我们认为,今年整体内外销配额都将得到充分的利用。当前外销市场需求旺盛,部分新增R32 内销配额有望转成外销得到有效利用。观察美国与欧盟进入配额期后的配额调整,也可以观察到部分年份的配额量增加,配额制初期更多是根据实际需求量进行调整,并不会为压低价格而释放配额。
对比海外制冷剂价格走势,我国制冷剂长周期景气可期。欧盟主要国家2015年正式进入配额期,2Q18 迎来第一波景气高点,制冷剂价格普遍涨幅在6-8 倍。而后欧盟制冷剂价格进入了约两年的调整期,厂家出厂价回落至2014年(未进入配额期前)价格的2 倍左右,经销商价格普遍仍停留在基准年(2014 年)的3 倍以上。2021 年开始欧盟制冷剂进入新一轮牛市持续至今,目前价格已达到基准年(2014 年)的10-12 倍。类比海外制冷剂行情,我国制冷剂价格上行空间还十分充裕。
估值与建议
制冷剂外销价格显著上行,板块长周期景气可期,相关标的包括巨化股份、东岳集团、昊华科技、三美股份(未覆盖)、东阳光(未覆盖)、永和股份(未覆盖)。
风险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制冷剂配额超预期释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