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研究: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继续高增 继续看好AI及苹果链方向
电子周观点:
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继续高增,继续看好Ai 及苹果链方向。北美四大云厂商三季度合计资本开支589.1 亿美元,其中亚马逊Q3 资本支出同比增长81%,达到226.2 亿美元,微软Q3 资本支出达到149.2 亿美元。云厂商资本开支继续保持高增长,英伟达Blackwell 芯片需求强劲,微软疯狂下单 GB200 芯片和 NVL72 服务器,产业链已开始拉货。电子板块三季度业绩分化,受益AI 云端强劲需求及周期复苏,PCB 板块业绩靓丽。AI 云端带动了AI 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需求,PCB 板块受益明显,叠加下游多个领域需求回暖,PCB 板块前三季度快速增长。2024 年上半年营收1678亿元,同增19%,归母净利润124 亿元,同增25%。24Q3 营收为622 亿元,同增11%,环增10%,归母净利润为47 亿元,同增9%,环增5%。苹果iPhone16 积极备货,虽然有汇兑损失的影响,但是苹果链核心公司营收和利润保持了同比稳健增长,选取了9 家苹果营收占比较高的代表性公司,前三季度营收3821.55 亿元,同增18.19%,归母净利润241.12 亿元,同增11%。24Q3 营收1509.27 亿元,同增20.10%,环增31.99%,归母净利润95.28 亿元,同增7.91%,环增62.73%。苹果硬件创新和成长趋势逐渐清晰,今年iPhone16 初步融入AI,端侧模型持续升级,明年IPhone17 有望迎来硬件及端侧AI 大创新,2026 年苹果有望推出折叠手机/Pad 和智能眼镜,苹果将持续打造芯片、系统、硬件创新及端侧AI 模型的核心竞争力。继续看好AI 驱动、苹果链及自主可控产业链。
细分赛道:1) 半导体代工:明年全球CoWoS 产能需求将增长113% 台积电月产能将增至6.5 万片晶圆。2)工业、汽车、安防、消费电子:根据Canalys,2024 年Q3 全球PC 出货量达6640 万台,同增1%,预计2024 年AI PC 销量达5000 万台。2024 年Q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增5%,预计2024 年AI 手机渗透率为16%。2024 年Q2 全球智能音频出货量达1.1 亿部、同增11%。消费电子需求持续复苏。9 月9 日苹果发布iPhone 16 系列、全系采用A18 芯片,AppleIntelligence 系统逐步上线升级,有助于带动新一波换机周期。根据乘联会,预计10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5 万辆、环增2%、渗透率达52%。预计2024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00 万辆,同增22%,渗透率达40%。3)PCB:从PCB产业链8 月最新数据来看,整个行业景气度仍然强劲,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上游到下游同环比增幅都有所下降,而按照传统淡旺季分配来讲,Q3 应为旺季、环比淡季Q2 应该景气度更高,目前来看整个三季度旺季呈现出景气度承压状态,根据我们产业链跟踪,主要原因来自于家电、消费类需求增长放缓,整机库存攀高,Q3 整个行业进入缓慢修整状态,我们认为后续变化还需要进一步跟踪才能够判断。4)元件:从被动元件的周期性来看,业绩维度:23 年业绩持续改善,24H1 环比提升,且Q3 预期环比持平/略增;库存维度:22 年原厂及渠道去库存完成,23 年至今产业链库存健康,目前原厂保持合理水平;交期维度:陶瓷电容交期基本维稳,供需呈现修复持稳;稼动率:行业整体Q2 稼动率提升,国内MLCC 厂商稼动率打满,台系稼动率提升。需求端上半年家电、AI 服务器比较旺盛,消费有补库需求,安防、车规、工控需求比较稳定。5)IC 设计:存储大厂转向DDR5/HBM,A 股利基型存储厂商迎来发展机会。随着主流存储持续涨价,三大厂商库存持续消化,资金回笼后重点投向DDR5 及HBM 等未来需求强劲的领域,将加快退出利基存储市场。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认为,北美四大云厂商三季度资本开支继续保持高增长,英伟达Blackwell 芯片需求强劲,产业链已开始积极拉货,微软疯狂下单 GB200 芯片和 NVL72 服务器,产业链迎来了较好的拉货机会,看好核心受益公司。建议关注AppleIntelligence 持续升级情况,有望给iPhone16 新机赋能。看好Ai 驱动、苹果产业链、半导体复苏及估值修复受益产业链。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 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