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秋糖反馈平淡 基本面筑底
核心要点:
秋糖反馈平淡,整体符合预期
糖酒会为厂商、经销商等多方关系提供交流平台,规模大、影响大,是食品饮料行业的晴雨表。今年秋糖反馈相对平淡,但整体符合预期。本届秋糖参展商家总数量4200+,相较春糖6600 多家展商有所下滑较大。另外,今年秋糖参展人数不多,情绪反馈趋向理性,氛围较淡。
白酒:品牌分化明显,主动去库存释放压力
对于白酒行板块,今年白酒处于深度调整期,市场需求疲弱,商务消费场景复苏较慢,行业面临价格倒挂、渠道库存高企等多重压力。市场共识在于,白酒供需格局还在继续调整,从量减传导到价格的下降,价格倒挂严重。当前,中小型酒企加速清理退出,行业集中度上升,供给端逐步优化。
酒企及经销商亦积极调整策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主动去库存等适应需求端的消费变化。
在白酒行业调整阶段,品牌分化更加明显。高端白酒多通过控制发货节奏、调整产品结构稳定市场价格,市场控制能力相对较强;次高端白酒价格倒挂较严重,动销相对承压;部分区域龙头动销相对较好,渠道反馈积极,但是库存压力较大。中秋国庆旺季动销表现平淡,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补贴加码,飞天茅台价格再次下探,市场对于后市更加谨慎,偏向去库存主动释放压力,对于元旦春节动销预期较低。
大众品:健康化、多样化引领
本届糖酒会将设置传统酒类、葡萄酒及国际烈酒、休闲食品、饮品及乳制品、调味品及配料、食品机械和包装及供应链7 大展区,覆盖食饮全产业链。在大众品板块,健康化、多样化趋势尤其显著,秋糖期间,零食、软饮料等板块依然保持较高热度。其中,软饮料中无糖茶、电解制水关注度较高,新进入品牌较多。零食板块,量贩零食渠道扩张较快,市场渗透空间较大。
大众品在渠道上,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化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线下主要通过渠道拓展、增加产品陈列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线上与电商平台及自媒体等合作推广,成为提升品牌认知度、扩大客户群体的重要手段。
出海热,探索增长新机遇
随着我国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众多产业已步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出海成为食品饮料企业寻找增量的新路径,是近年比较热门的话题,本届秋糖亦有来自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超900家海外厂商参展,为国内食饮企业出海提供交流平台。目前,整个食饮板块海外营收占比较低,仍处在出海初级阶段,东南亚地区因其人口红利、地理位置与我国邻近等优势,成为我国食饮品牌出海的首选之地。在海外市场,我国食饮品牌需要要深入理解并适应当地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对产品进行精准定位和重塑,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消费者心智。当前,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为食品饮料品牌的出海提供了有力的渠道支持,使得我国品牌能够更迅速地渗透海外市场,未来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政策托底下,板块基本面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需要时间进一步传导到基本面,市场信心或将稳固加强。市场已经进入三季报密集披露期间,基本面或将直接影响后续分化,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业绩韧性强的白酒、软饮料板块,二是具有业绩弹性的零食、乳制品及餐饮链板块。维持食品饮料行业“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竞争加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