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科技2025年展望:复苏在望 景气可期(要点版)
扰动行业的不利因素趋于淡化,“十四五”收官之际行业景气可期。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认为需求补偿式增长有望成为行业全年主基调。1)2023 年以来中期调整、人事变动等因素压制行业需求,2024 年板块基本面逐步筑底。随着影响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的弱化,我们认为2025年行业需求有望迎来补偿式增长,低基数下板块业绩有望实现较高增速。2)航空航天科技行业需求计划性较强,收官年通常是五年计划的执行大年,“十四五”集中执行或进一步推动2025 年行业景气修复。
核心装备交付稳中有进,信息化、无人化及高效费比或逐步成为装备建设重心。1)需求调整背景下,以航空装备为代表的核心装备生产及交付节奏仍维持稳健。我们认为,2025 年核心装备生产交付有望保持稳健,产业链具备强议价能力的企业有望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2)我们认为,基本实现装备机械化建设后,装备建设重心将向无人化、信息化及高效费比等方向倾斜。
美国机械化高峰后,1990s其主管信息化装备的国防部业务局的经费投入占装备总经费投入比重由6%逐步提升至16%。我们认为在装备信息化、无人化及高效费比发展浪潮下,产业链相关核心配套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新质生产力发展稳步推进,通用领域拓宽行业成长空间。1)大飞机:截至2024 年10 月26 日,中国商飞已累计交付11 架C919 客机,我们认为大飞机批产及交付能力提升有望引领航空产业升级;2)低空经济:低空产业规划及企业取证节奏提速,我们认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有望加速落地,推动飞行器、空管系统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3)商业航天:2025年卫星互联网工程、千帆星座组网发射有望常态化,多型可复用火箭有望陆续首飞,商业航天有望打开航天产业链企业的成长空间。受益于特种领域技术外溢,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典型领域发展稳健,我们认为有望进一步拓展航空航天行业市场空间。
建议重点关注核心赛道白马、装备建设新兴方向、受益于特种技术外溢的新质生产力三大方向。
风险
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新兴领域发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