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2024版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点评: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 供给有望逐步改善
事件:1.10 月30 日,工信部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 年本)》(下文简称《实施办法》),11 月1 日开始执行。对水泥行业的影响主要在产能置换要求进一步提高,同时推动水泥行业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2.根据数字水泥网,10 月31 日,加强水泥行业自律推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与原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案(工信部原〔2021〕80 号文)相比,2024 年版主要差异在:1.严格水泥置换要求,明确水泥熟料低效运行产能不能用于置换、用于新建项目置换的水泥熟料产能不能拆分转让等。2.完善产能核定方式,取消以水泥回转窑窑径为依据核定产能的规定,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3.实施地区差异管理,明确对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前三年水泥熟料平均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新建水泥熟料生产线,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等。4.简化跨地区产能转出程序,位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或同一法人企业集团内部的产能跨省转出,可不报转出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示、公告。5.加强与能效环保政策协同,明确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要求的产能不能用于置换。
水泥行业实际产能大于备案产能问题由来已久,推动二者统一有望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此前的水泥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中,通常以水泥回转窑外径换算水泥熟料产能。但经过技术的发展,水泥产线已经普遍存在不扩大回转窑外径的同时扩大实际产能的情况。
单纯以水泥回转窑窑径为依据,核定的产能已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生产能力。《实施办法》明确,为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统一,对于实际产能大于备案产能的合规生产线,可按本办法补齐差额产能并完善备案、环评、能评等相关手续。根据数字水泥网,今年以来,已有数条产线违规新增水泥产能被责令限期完成超产能问题整改。我们认为随着《实施办法》的落地执行,行业超产现象有望大大减少,水泥行业超产问题将有望得到缓解,行业供给过剩的情况也将得到缓和,行业供需有望达到新平衡。
实际产量如何核算仍是关注点。逻辑上对于超产能生产问题的整改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超出备案产能部分按照产能置换比例的1.5:1 或2:1 的比例补足指标;二是严格按照备案产能生产,严控实际产量。第一种情形可以事实上补足退出产能指标,促进行业实质性出清,同时在补足产能指标后,单线产能发挥率提高,效率也会有所增强。第二种情形可以严格控制短期供给量。后续具体采用哪种方案解决超产问题是重要关注点。
水泥行业自律推进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行业自律有望加强。主要水泥企业核心管理层均出席此次会议,一致认为在当前水泥行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将“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落实到行动中,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市场环境、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行业自律有望进一步加强。
投资分析意见:水泥行业新版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格产能置换要求,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我们预计将有望促进水泥行业供给压力的进一步缓解,推动行业供需达到新的平衡点,促进水泥行业盈利改善。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天山股份、塔牌集团、冀东水泥、万年青、西藏天路、青松建化、宁夏建材。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行业错峰生产执行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