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业务周报:本轮“并购重组”政策或有何不同?
一、本轮市值管理下的并购重组有何特点?
今年以来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推出多项市值管理要求,其中包括将市值管理纳入央国企负责人考核,对部分公司要求披露市值管理计划,以及严格打击非法“伪市值管理”等。政策层推出一系列政策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一方面为了稳定市场估值,另一方面择是金融市场“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轮市值管理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减持新规、量化新规、私募强监管、限制银行信贷资金入市,且对于各路资金短期炒作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本轮政策鼓励通过回购专项再贷款利好分红率较高的国央企进行持续的借贷回购以提升估值中枢,鼓励国央企加大并购重组,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与历次并购重组新政策相比, 2024 年初以来的并购重组新政具备如下两大特征:
1、鼓励产业并购,尤其是鼓励那些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鼓励行业龙头及“两创”公司高效并购优质资产,提高并购重组包容度,大幅简化审核程序,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2、从严监管借壳上市和盲目跨界并购等行为,坚决打击“炒壳”行为。
由于央国企是本轮市值管理的主导力量,而国资保值增值的刚性要求决定了央国企较难以过高的估值收购。故市场当前对于中小市值的追逐更多是短期情绪推动。就中期而言,稳健高分红的央国企,部分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央企龙头,以及市值“破净”的地方国企或是本轮市值管理最为受益的方向。
二、本轮“回购”政策为何利好央国企?
回购通过提高每股盈利、彰显管理层信心、优化股票供给与财务效率多个维度提升股价与公司市值。然而,过去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回购的监管相对宽松,造成历史上曾出现过大量公司“伪市值管理”情形。
就本轮回购政策而言,“减持新规”等新规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伪回购”等短期收割散户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
另一方面,当前利率较低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实际上是给了现金流分红较好的央国企“类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其可借助这一工具,持续提升自身估值中枢。央国企整体盈利较为稳健,且估值相对偏低,使得其整体股息率远高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利率,央国企回购收益相对可观。随着回购带来的资金流入以及利好情绪释放,央国企估值亦会得到一定提升。
三、投资建议
就中期而言,稳健高分红的国央企以及部分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央企龙头(如:建筑、环保等行业龙头)以及市值“破净”的地方国企才是本轮市值管理、并购重组与财政大力度化债政策下最受益的方向。整体而言,当前我们建议配置上重点关注政策上有边际催化的方向,包括以半导体/计算机/军工为代表的科技,兼顾化债(建筑/公用事业)和资本市场(央国企)等。
海外方面,我们认为市场出口链、港股科技等前期因特朗普当选预期而调整的板块或出现“逐步逢低布局”机会。同时,建议优选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细分领域。
市场表现: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大多下跌,科创50跌幅较大,周度跌幅为5.19%;大类行业表现来看,房地产指数和公用事业指数表现相对较好,周度涨幅分别为6.04%和1.27%;医疗保健指数和信息技术指数表现较弱,周度跌幅分别为2.86%和2.10%;
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3个行业上涨,涨幅较大的行业有房地产、钢铁和商贸零售,分别上涨6.01%、4.65%和4.56%;跌幅较大的行业有国防军工、通信和公共事业,分别下跌3.38%、3.28%和2.90%。
交易热度:
上周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为20884.57亿元(前值为19097.20亿元),处于历史偏高位置(三年历史分位数98.60%水平)。
估值跟踪:
截至2024/11/1,万得全A估值(PE_TTM)为18.06,较上周值下降0.29,处于历史分位数(近5年)的57.70%
分行业来看,30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8个行业估值(PE_TTM)出现修复。
风险提示
国内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投资、出口、消费等重要数据的变化,造成经济下行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及预期:财政政策方向与力度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突然收紧或放松。
全球突发性事件影响:如地缘政治冲突爆发或加剧、原油价格巨幅波动、海外主要国家或地区经济数据与预期出现背离、海外主要国家或地区经济政策突然转向等。
股市突发性事件影响:如监管政策变化、上市公司财务暴雷或信誉危机等。
引用数据滞后或不及时:报告引用的公开数据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存在引用数据之后导致对分析结论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历史规律失真:本报告观点存在基于历史统计的部分,存在历史规律失效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