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与服务点评报告:超前布局梯次培育 量子科技步入发展“快车道”
事件描述
近日,《党建研究》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称,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文章提出,超前布局、梯次培育量子科技、核聚变、生物制造、6G 等未来产业,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产业领军企业。同时,当地时间10 月28 日,美国政府对外发布新规,将禁止对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对外投资,该新规将于2025 年1 月2 日生效,并将由美国财政部新成立的全球交易办公室(Office of GlobalTransactions)负责监管。
事件评论
量子科技被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或将成为中国科技发展主线之一。在中国政府的前瞻布局下,量子科技受到多省市重视,量子科技成为发展关键词,并被纳入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顶层设计下,产业端持续突破:4 月25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交付了一款 504 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3 月29 日,中电信量子集团入围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首批启航企业;1 月6 日,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并向全球用户限时免费开放。我国的量子科技企业在量子科技,尤其是量子计算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有望推动量子科技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美政府出口限制终落地,对量子科技等高端科技领域的封锁或将持续加剧。早在2023 年8 月9 日,美国总统拜登已签署行政命令,限制在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敏感技术领域的对华新投资,并要求美企就其他科技领域的在华投资情况向美政府进行通报。此次新规在11 月5 日美国大选日的前一周发布,或旨在从长远角度扼杀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持久创新能力和再生能力,进而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加剧。
中美科技博弈加剧,科技自主促进量子科技自主创新。短期内,由于美国限制,中国量子科技等相关高科技企业或难以获得国外资金及技术支持,从而可能减缓中国在量子科技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但从长远角度,中国高层有望加大扶持力度,从而加快自主研发的进展,从而减少对国外技术和资本的依赖,进而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量子科技及其他高科技产业。
量子科技在国内外多方面因素作用下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发展有望带动全产业链受益。
量子科技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有望在顶层设计下逐步加速发展,而同时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量子计算等科技出口限制,或将加速我国量子科技相关产业自主研究建设,进而带动包括基础光电元器件、量子通信核心元器件、量子通信传输干线、量子系统平台、以及应用层的量子科技全产业链发展。建议关注量子科技全产业链,重点关注量子计算及量子通信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1、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