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专题研究:Q3整体承压、等待化债 当前依然最看好央企
2024 年前三季度建筑企业新签订单同比下降7.8%,央企订单韧性更强。我们的样本建筑企业2024H1 合计新签订单11.82 万亿元,同比-3.09% , 其中2024Q3 新签订单3.09 万亿元, 同比-7.3%(2024H1:-1.5%),分所有制来看,央企、地方国企及民企2024 年前三季度分别新签订单105219/11737/1273 亿元, 同比下降2.49%/6.96%/ 14.04%,央企的订单韧性仍然最优。分板块来看,央企中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以及能源建设类企业中国电建、中国能建订单增速较快,而地方国企内分化明显,华东和珠三角地区地方国企订单整体优于其余区域地方国企。
2024 年前三季度建筑企业收入和利润有压力,央企降幅相对较小。
2024 年前三季度,建筑上市公司实现收入62282.5 亿元,同比-5.0%,实现归母净利润1377.8 亿元,同比-8.1%,其中Q3 单季度,建筑上市公司实现收入19814.9 亿元,同比-8.24%,实现归母净利润396.27亿元,同比-15.5%。分所有制来看,央企、地方国企及民企2024 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下降3.64%/12.31%/7.2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53%/22.36%/54.63%,整体来看央企的收入利润降幅小于地方国企及民企。从科目拆分来看,2024 年前三季度建筑企业毛利率10.06%,同比略微上升,但由于期间费用率同比上升,且收入整体规模下降,因此行业整体出现利润下滑。
2024 年前三季度现金流压力有所增大,但Q3 压力环比Q2 有所减小。
2024 年前三季度,上市建筑企业整体运营能力有所下滑,整体营运周期258.66 天,同比上升47.92 天;建筑企业经营净现金流流出4984.8亿元,同比多流出2134.9 元。但2024Q3,建筑板块单季度经营净现金流为净流入173 亿元,环比Q2 明显好转,现金流压力在2024Q3 环比Q2 有所减小。
看好化债力度加大带来的业绩及估值弹性及水利水电建设强度延续。
近期国家明确表示加大对于地方政府化债力度的支持,我们认为从业绩层面而言,化债力度加大有助于加速项目结转,同时扩大建设需求,从而增厚建筑企业利润;而估值层面,化债力度提升有助于加速建筑企业回款,改善建筑企业现金流,从而提升建筑企业估值。目前八大建筑央企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以中铁为例,公司公告重点项目中20%涉及化债省份,而2023 年应收账款中60%来自于地方政府,基本面及估值修复弹性大、空间足。此外,在国家安全战略级新能源战略推进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我们看好水利水电投资维持近两年的高景气,相关产业链建筑公司重点受益。
【投资建议】
主线一:低估值,受益稳增长和化债、国企改革催化、并有望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建筑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建筑】,关注【中国交建】、【中国能建】、【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关注国际工程【北方国际】、【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工国际】,关注【中交设计】等。
主线二:水利水电等高景气基建细分板块受益标的。推荐【铁建重工】、【易普力】,关注【中铁工业】、【高争民爆】、【中岩大地】、【五新隧装】、【西藏天路】
主线三:关注(数字)转型、顺周期等方向。关注【隧道股份】、【地铁设计】、【鸿路钢构】、【金诚信】、【罗曼股份】、【深圳瑞捷】、【华铁应急】。
【风险提示】
建设需求不及预期。
毛利率不及预期。
回款不及预期。
转型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