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公募基金持债规模降超万亿
债市调整频繁,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环比减少万亿三季度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提振下“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债市形成扰动,债市出现多轮调整,公募基金持仓债券总市值环比下降约1.1 万亿。从资产类别来看,利率债、信用债、同业存单仓位均出现下降。企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分别环比下降了9.44%和11.83%,或是因为在三季度的几轮债市调整中,信用债因流动性偏弱,调整幅度更大。从公募基金披露的前十大重仓的信用债明细情况看,重仓产业债和城投债的力度增强,重仓金融债的力度有所减弱。
分基金类别:指数型债基与货基重仓信用债规模增长明显2024 年三季度,市场新发基金233 只,债券型基金占比66.6%,而二季度新发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占比高达85.7%。与2024 年二季度相比,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的重仓信用债规模分别环比增长27.98%和21.08%至137 亿和744 亿,或为增厚收益。重仓信用债规模较高的基金中,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重仓城投债的比重比较高,分别为21%、20%和19%。
从评级角度来看,多类基金风险偏好下降,高评级信用债重仓占比明显提升。
城投债:久期缩短,下沉情绪升温
2024 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城投债的总市值规模为1227.79 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13.21%,较上季度环比上升4.57%。受化债政策影响,部分重点化债地区的城投债获明显增持,如云南、甘肃、吉林、青海等。公募基金在城投债中的重仓部分仍在地市级平台和省级平台上,两者合计占比达70.61%。综合来看,三季度城投债市场仍以化债作为主线,但其中出现多次估值回调和利差走阔,公募基金负债端也面临一定压力,出于对收益和流动性的平衡,短久期适度下沉策略获受到一定偏好。
产业债:4-5 年期配置力度增强
2024 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产业债的总市值规模为1631.04 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17.54%,较上季度环比上升7.21%。分申万行业来看,三季度持仓产业债中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综合和煤炭行业仍为主要重仓行业。中央汇金、国家电网、中国石化、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诚通集团等大型央国企的债券被重仓规模较大。综合来看,公募基金重仓产业债仍以高等级为主,对于优质主体会适度拉长久期,但基本控制在5 年以内。
金融债:保险次级债重仓规模增长明显
金融债在信用债中配置比重中小幅下降,三季度市值规模为6437.5 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69.3%,较一季度环比下降4.4%。从品种来看,保险次级债的重仓规模环比增长明显,券商债则遭减持。银行二永债中,公募基金重仓品种仍以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同时城商行中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徽商银行、江苏银行的二永债持仓规模较多。分等级来看,公募基金持仓以中高等级金融债为主。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同时增持短久期和 4-5年金融债。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城投口径偏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