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特朗普胜选对金融业的潜在影响

机构研报 2024-11-07 07:40:13 阅读

  热点速评

      事件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6 日凌晨宣布在2024 年总统选举中获胜。

      评论

      对美国金融业的潜在影响。根据特朗普上一任期内的主要政策以及竞选期间的政策主张,我们认为对于美国金融业的潜在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放松金融监管。2016~2020 年特朗普在任时期曾推出《经济增长、放松监管和消费者保护法》等一系列法案,旨在放松对《多德-弗兰克法》对金融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的严格监管要求,包括资产规模在2500亿美元以下的金融机构逐步免除系统重要性审慎要求等;2023 年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出险后,美联储再次强化对1000 亿美元以上银行的监管要求。特朗普胜选可能重新放松金融监管,这有利于降低美国银行业的监管成本、提升杠杆率,从而提高盈利及派息能力,但也可能增加金融系统长期的潜在的风险隐患。

      2. 更快的降息、更高的通胀、更强的信贷。特朗普在竞选纲领中强调更快的降息速度以及更加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及贸易主义政策有利于刺激美国国内经济增长,从而刺激信贷需求、改善资产质量,虽然更快的降息可能短期内压低银行息差,但长期利率将提升,综合放松监管和经济刺激政策对银行影响正面,近期美国银行股上涨反映了这一趋势。

      3. 鼓励加密货币发展。特朗普竞选宣言提到将结束当前民主党对加密货币的打击行动、以及对创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反对,并表示将确保所有居民都有权自行保管数字资产,并可在不受政府监管的情况下用于交易。近期随着特朗普当选的胜率提升,加密货币价格也出现上涨。

      对国内金融行业而言,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

      1. 汇率波动上升。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可能推动美元走强,带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上升,对于中国国内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形成制约,另一方面银行外汇衍生品相关敞口也可能对银行利润形成扰动。

      2. 出口产业链信贷敞口。如果美国加征高额关税,可能影响中国出口产业链盈利,从而影响企业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特别是出口产业链密集的江浙地区的中小银行。从历史经验来看,外需下降时期部分江浙区域银行出现营收和利润增速下降、不良率上升。

      3. 对冲性政策的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出口增速下滑时期中国通常出台更多的对冲性政策,包括增加基建投资、放松房地产等,本轮经济刺激政策也更加强调改善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如果政策力度足够强,对于城投和房地产敞口较大的城商行更为利好。

      4. 监管放松的外溢效应。美国金融监管放松也可能给其他经济体金融监管形成压力,为提高本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减轻资本外流压力,金融监管可能出现普遍放松。对于中国而言,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金融行业竞争,同样面临是否跟随监管放松的抉择,例如放宽资本充足率的限制、金融创新等,也需要同时考虑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金融风险的要求。

      对银行投资的综合影响。总体而言,特朗普可能推出的经济政策对美国银行业影响偏正面,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应对性政策的影响。对于银行的高股息策略而言,如果利率下行空间受到制约,同时资本市场活跃度提高,可能追求高股息的资金形成一定分流。今年银行股平均上涨30%以上,逐渐接近我们2023 年6 月《探索银行低估值之谜》和2024 年2 月《银行高股息投资指南》提出的0.7x-0.8x 市净率的估值目标区间。我们建议投资者根据估值和基本面情况,择机配置股息较高、资产质量稳定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渝农商行、江苏银行等。

      风险

      政策实施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