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千亿蓝海 电子电气供应链重构

齐天翔 2024-11-07 08:49:19
机构研报 2024-11-07 08:49:19 阅读

  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为域集中的确定性演进方向,区域控制器有效降本、减重、智能配电、提高算力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等,是提升OTA速度、软件定义汽车的必由之路。车辆智能化提速,ECU数量快速增长,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从分布式向域控制/中央集成式发展。芯片的发展同样推动E/E架构演进。我们认为,区域控制器迭代升级的过程,是不断集成跨域功能、省去ECU的过程。近年来第一代车身控制系统,不断向第二代车身域控和第三代区域控制器方向迭代,不断集成车身域(如PEPS、空调算法、门控逻辑、胎压监控、智能进入等)、动力、热管理、底盘控制、车辆诊断等功能。

      区域控制器市场当前处于渗透率高速提升阶段,吉利/小米/长安/哪吒/智己/岚图等于24年集中开始量产区域控制器,预计到27年中国区域控制+车身域控市场达476亿元,带来电子电气架构供应链重构机遇。2018年,特斯拉Model 3首次采用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20-22年多家主机厂(小鹏、广汽、蔚来、上汽、华为等)研发并展示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方案,加上量产新型电子电气架构需要2-3年的时间(结合调研),24年成为多家传统主机厂开始量产中央计算+区域架构的元年。零跑C系列、吉利银河E5等采用区域控制器的性价比车型销量表现良好,区域架构已成为各大主机厂的降本利器。

      我们认为,伴随传统主机厂规模切换新车型搭载平台+搭载区域架构的车型热销,区域控制器出货量自2024年起将快速提升。1H24中国准中央+区域架构乘用车销量占比3.4%、中央+区域架构销量占比0.7%,区域控制器整体处于0到1阶段。我们预计到27年,中国区域控制+车身域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6亿元,2023-2027CAGR有望达到58%,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供应链迎来深度重构机遇,国产Tier1有望依托在汽车电子(如BCM、空调控制器、PEPS、灯控、网关、热泵等)的技术优势和量产经验,以及定制化服务等优势不断提升车身域控/区域控制市场的份额。

      重点推荐:经纬恒润、德赛西威、科博达;建议关注:诺博科技、铁将军、联合电子。

      风险提示: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变化不及预期、技术路线改变风险、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