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点评报告:特朗普重回白宫对中国市场和大类资产的影响
核心观点:
事件:北京时间2024 年11 月6 日下午,美国大选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力压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赢得下届美国总统宝座。同时,共和党在国会选举中已夺得参议院多数席位,众议院选举结果尚待确认。加之最高法院保守派占据优势,共和党有望全面掌控立法、行政与司法权,形成“统一政府”格局。
此番大选,局势从选前的紧张胶着,转变为选后的共和党明显占优。初步分析,两大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一是原民主党传统票仓中的拉丁裔与非裔选民,尤其是男性,越来越多的转投共和党,这可能与民主党执政期间的高通胀率有关;二是民主党对LGBTQ+群体的政治立场,引发了部分潜在选民的反感,这部分选民在民调中可能表达了对民主党的支持,但在实际投票时却选择了共和党,导致民调结果与实际选举情况出现偏差。
特朗普的政策主张:从联邦政府的财政政策来看,主要体现在减收与维持现有支出水平,这可能会导致利息成本、总赤字和债务上升。据测算,至2035 财年,美国赤字将攀升至9.6%的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战争、疫情和经济衰退的影响。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包括:一是进一步降低公司税率至15%,但仅限于在美国本土生产产品的企业;二是延长并修订《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力求实现减税政策的永久化;三是扩大国内能源生产,废除多项法规,包括“电动汽车授权”等;四是提高进口关税,严惩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60%的关税;五是强化边境安全,驱逐非法移民。
后续影响和展望。金融市场方面,11 月6 日,30 年期国债期货小幅下滑0.06%,10 年期国债期货则保持稳定。上证指数微跌0.09%,其中房地产II 板块表现抢眼,上涨2.1%。恒生指数跌幅较大,达到2.23%。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至7.16 附近,波动幅度为554 个基点。
从全球资产表现来看,特朗普当选的影响更倾向于供给侧紧缩性效应。
美股市场上涨,这得益于公司税率的降低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对小盘股和周期性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财政赤字的扩大以及潜在的高关税引发的通胀压力会导致美债收益率上升;高关税政策导致贸易逆差收窄,美元趋于走强;原油价格则出现下跌,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放松了对国内能源的监管,并且可能解除对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供应的制裁,从而扩大了全球的石化能源供应;有色金属价格回落,这反映出关税上调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产生了下行压力;黄金的走势相对中性。
对A 股来说,美联储若减缓降息步伐,将增强美元吸引力,导致北向资金流出,影响科技、消费等外资青睐的板块。若市场预期中美关系恶化,可能影响科技、新能源等板块的估值。政策不确定性也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影响市场情绪。若继续实施关税制裁,部分出口导向型企业可能面临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等挑战。科技、新能源领域的打压可能影响相关产业链公司 的发展与估值,促使企业进行技术独立化,影响投资股票的短期收益。然而,外部压力加大也可能促使市场加大内需刺激政策力度,包括降息、支持房地产市场、出台针对性措施支持出口商等,从而减轻对A 股的冲击。例如,6日A 股和港股的房地产板块表现强劲,就反映了市场对刺激内需的预期。
对港股来说,港股对外资依赖度高,可能导致外资撤离或减持,影响流动性和估值。科技、金融等外资依赖度高的板块可能受压明显。港股中具有内地背景的出口型企业将直接受到关税增加和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盈利预期面临挑战。香港科技股对国际资本依赖大,若重启科技出口限制和封锁,部分科技公司可能面临供应链问题,令投资者信心受挫。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美国大选结果超预期;美国联邦政府政策超预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