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转债策略组合:继续关注低估值标的

谭逸鸣/刘宇豪 2024-11-07 18:47:13
机构研报 2024-11-07 18:47:13 阅读

  转债指数跟踪

      截至11 月1 日收盘,10 月(统计区间10 月8 日-11 月1 日,下同)主要权益指数、中证转债指数自月初冲高回落后呈震荡调整趋势。

      10 月股债性分类下不同类别转债指数表现均好于正股指数。偏股型转债估值抬升而正股明显下跌,转债与正股振幅差最大;偏债型转债平均上涨幅度最大且溢价率压缩最多,溢价率降至2022 年以来20%分位水平,此外,当前价格低于100 元转债数量已下降至40 只左右,偏债转债信用风险逐渐缓释。

      10 月不同风格转债指数中低价、高YTM 表现最好。10 月权益震荡下,各风格转债表现不一,得益于转债信用风险的逐渐缓释,低价、高YTM 风格转债表现最好,涨幅超中证转债指数;低溢价风格跌幅最大,双低风格亦收跌。

      转债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以转债二叉树理论定价看,与我们此前的观点一致,本轮低价转债调整行情在9 月已度过估值低点,未来仍有较大修复空间。与2022 年以来中枢比较,当前市场价格距离理论定价中枢的上升空间为4.14%,转债整体性价比较高。

      结构上看,10 月偏债型、A+及以下转债整体估值偏差显著下行,当前平衡型转债相对最为低估。

      可转债隐波差仍处于历史低点。当前剔除隐波小于0.1%转债样本后,加权隐波差为-18.68%,未来上行空间较大。

      中证转债指数择时

      转债CRR 定价估值偏差指标、转债隐波差指标等对于转债市场估值判断有效性较高。CRR 估值偏差指标择时策略效果突出,择时胜率高,策略卡尔马比率和夏普比率相对基准均明显提升。加入万得全A 风险溢价指标对择时策略整体效果进一步提升。

      中长期看,择时策略维持看多信号;短期看指数波动率指标为中性水平。

      回顾历史趋势来看,当前RSJ 指标形态与2020 年7 月较为接近,彼时转债指数亦经历迅速拉升,后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窄幅震荡走势。

      转债策略组合推荐

      展望后续,建议关注:

      1)CRR 策略,偏债-低估值策略。转债期权估值较低,通过CRR 模型构建转债低估策略。聚焦2022 年以来转债表现,偏债型转债中挑选低估值标的表现出色,组合2022 年至今年化回报9.11%,10 月组合亦表现突出。

      2)双低+动量、高YTM 策略。10 月双低+动量转债组合相对转债指数依然具有超额收益。而单一双低风格跑输转债指数,动量因子仍具有效性。结合史转债市场修复反弹期间各风格转债表现与当前市场环境,建议继续关注双低+动量转债组合;当前转债信用风险已逐渐出清,高YTM 转债或将逐渐获得增配,建议继续关注高YTM+低溢价率转债组合。

      3)转债股债性轮动多因子策略。按转债股债性分类分别构建对应的因子选债组合,通过CRR 模型计算各类转债估值以进行轮动。10 月偏股型转债相对性价比回升,11 月轮动多因子组合中我们重新加回偏股型转债。

      风险提示:模型失效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