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行业:美国大选落定 种植产业链有望持续发力
本报告导读:
特朗普当选之后,粮食或采用反制措施。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加重自主可控,种子是产量提升核心抓手,转基因等种业技术应用有望加速。品种竞争力强、技术储备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美 国若再度对中国加征关税,粮食或被继续使用对美进行反制。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玉米预估持续减少。我国粮食自主可控必要性持续增强,种子是产量提升核心抓手,转基因等种业技术应用有望加速,品种竞争力强、技术储备领先的公司有望受益。推荐标的:隆平高科。受益标的:荃银高科、丰乐种业、康农种业、大北农、登海种业、苏垦农发、北大荒。
2018 年中方短期举措:对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2018 年3 月美国对我国钢铁、铝制造产品加征关税,此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为了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和霸权行为,中国不得不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施行反制,对包括美国的大豆、玉米、猪肉在内等农产品加征关税。
贸易战后中方长期举措:降低对美农产品依赖度,大力发展国内粮食科技。一方面,我国降低对美农产品依赖。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后,大豆的进口额下降幅度最大,2017 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大豆139.4 亿美元,占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57.9% ,2018 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金额下降至70.6 亿美元,降幅为49.3%。巴西已于2023 年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供应国。另一方面,我国加大粮食安全布局,《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修改《种子法》,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粮食安全保障法》等,推动转基因玉米大豆试点。
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冲击能力增强,种业先进技术应用或进一步加快。相比2018 年,我国对美国的农产品依赖度依然存在但是有所较低。美国若再度对中国加征关税,粮食或被继续运用于反制,中国自美国进口大豆玉米或持续减少。国内对粮食自主可控的要求预计进一步提升,或集中在——提升单产举措(例如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种业技术应用加快)、扩大面积举措(例如对粮食种植补贴提升)。
风险提示: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新品种研发和推广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