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数据点评(24.10):出口订单再度前置?
事件:11 月7 日,海关公布10 月进出口数据,出口(美元计价)同比12.7%、预期5.1%、前值2.4%、环比1.8%;进口(美元计价)同比-2.3%、预期0.02%、前值0.3%、环比-3.9%。
核心观点:10 月份出口大幅反弹,或更多反映短期订单再度前置及出口转移因素影响。
从方向上看,10 月份出口明显反弹,一方面受到外需边际改善的支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短期扰动因素的消退。10 月出口当月同比(美元计价)较9 月回升10.3pct 至12.7%,环比(1.8%)也明显强于季节性(-4.4%)。全球制造业PMI 有所回升(+0.6pvt 至49.4%),美国(+1.2pct 至48.5%)、欧元区(+1.0pct 至46%)也均回升。
从反弹幅度上来看,上述因素不足以解释出口增速的强劲回升,四季度订单再度前置或是导致10 月出口超预期的原因。 10 月韩国和越南出口回落,表明外需改善并非主要支撑因素。同时,港口吞吐量自7 月起明显领先往年同期,印证了全球航运不畅及地缘事件扰动促使三季度订单前置现象或在四季度再次显现,企业或为规避风险提前下单。
另一方面,10 月出口高增或也受到企业为规避潜在关税提前实施出口转移策略的影响。随着10 月美国选情变化,特朗普上任预期增强,部分企业为规避潜在关税,提前重组供应链,将生产资料出口至新兴国家加工后再出口美国。从国别来看,我国对新兴国家出口明显反弹。其中,对非洲、拉美、东盟的出口增速明显回升,这也与2019 年因301 条款引发的出口转移改善的国别一致。商品类别上,中间品和资本品表现更强,反映出为规避未来关税,我国企业已在海外布局供应链。
总结:订单前置推高了10 月出口,但可能透支11 月的出口动力,增速预计回落。然而,得益于出口转移和新兴国家工业化提速,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出口有望保持韧性。随着企业加速在海外进行生产布局,我国对新兴市场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这不仅缓解了部分制裁压力,还使我国出口结构在全球供应链中更加多元化和富有韧性。
常规跟踪:出口改善,但进口明显回落。
出口商品:消费品、中间品及资本品出口增速均在10 月明显改善。具体来看,10 月消费电子(+8.2pct 至9.0%),纺织服装箱包(+15.2pct 至7.1%)出口增速均大幅回升。此外,地产链出口譬如塑料制品(+17.1pct 至8.6%)、家具(+14.8pct 至2.5%)、家电(+18.3pct 至22.8%)均大幅回升。汽车机械和高端制造(+0.6pct 至13.8%)、能源资源品(+9.8pct 至5.7%)也改善明显。
出口国别:发达国家方面,对美国和非美国家的出口增速均出现回升,但回升幅度仍小于对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在发达国家中,对美国(+5.3pct 至8.4%)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对欧盟(+10.7pct 至13.0%)、日本(+13.3pct 至7.0%)、英国(+15.2pct 至8.4%)等非美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回升更为显著。另外,对新兴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也均大幅回升,其中对非洲(+21.0pct 至21.2%)、对拉美(+18.8pct 至23.2%)、对东盟(+9.6pct至16.1%)增速明显反弹,对俄罗斯(+9.3pct 至27.0%)出口增速则继续上行。
进口: 10 月进口增速持续回落,主要受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机电产品增速下滑以及反映内需的大宗商品进口放缓的双重影响。10 月进口(美元计价)同比回落2.6pct 至-2.3 %,具体来看,机电产品进口增速较上月继续回落(-2.7pct 至2.4%),主要受自动数据处理设备(-21.0pct 至51.5%)、汽车及零配件(-18.3pct 至-34.7%)拖累所致,集成电路(-0.8pct 至10.3%)小幅回落。大宗工业品进口也有所回落。进口数量方面,铜(-8.7pct至0.2%)、原油(-8.2pct 至-8.7%)明显回落,而铁矿石(+1.6pct 至4.5%)则小幅回升,反映国内投资需求仍较为疲软。
风险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制裁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