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与产业跟踪11月第1期:化债下的资产重估值得持续关注

陈果/姚皓天 2024-11-08 08:49:07
机构研报 2024-11-08 08:49:07 阅读

  核心观点

      中央政府加力推进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工作,通过政策支持、债务置换、特别国债等多项措施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引导债务向正常化运行,以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化债背景下,化债相关主体,包括地方AMC、城农商行以及与政府业务关联较高的行业和企业有望直接受益,改善资产质量并提升估值。此外,化债有望与地方国企并购重组协同推进,建议同时关注具备高整合潜力的地方国企。

      要点一:化解隐形债务工作持续推进

      中央政府近期通过一系列政策部署加速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采用的手段包括扩大债务限额、发行特别国债、运用专项债等。

      财政部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旨在通过增量政策组合,帮助地方政府减轻债务压力,优化债务结构,逐步从应急状态回归到正常发展状态。自2023 年开始的第四轮债务置换涵盖28 个省份,规模超过1.5 万亿元,这一轮置换不仅帮助地方政府降低融资成本,还提高了债务管理的透明度,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点二:化债背景下受益的方向

      地方政府出台一揽子化债措施,不良资产的置换和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有助于地方AMC 通过资产整合和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

      同时,城农商行作为区域金融的核心参与者,在化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参与不良资产重组和回收。建筑装饰和环保行业将在资金回笼和资产重估下改善财务状况,其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有望得到修复。建议关注建筑基建和绿色环保领域,尤其是具有稳定运营资产和高应收账款弹性的央企和地方国企。

      要点三:关注化债与并购重组的交叉机会

      在化债政策的推动下,地产、基建等行业的部分地方国企因债务压力需求,逐步加快并购重组进程。多地已宣布利用特殊再融资债券进行隐性债务化解的试点,并取得较大成效,减轻了地方国企的债务负担。我们认为具有高整合潜力的地方国企具有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债务压力较大且业务同质化程度高的地方国企。

      风险提示:内需支持政策效果低预期、股市抛压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美股市场波动超预期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