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抢出口”有多少贡献?

张静静/张一平 2024-11-08 11:53:21
机构研报 2024-11-08 11:53:21 阅读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 年11 月7 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4年10 月,出口3090.6 美元,增长12.7%;进口2133.4 亿美元,下滑2.3%。

      整体上看:10 月份的出口增速(按美元计价)创2022 年8 月以来新高,较上月大幅提高10.3 个百分点,录得12.7%,抢出口效应凸显。具体而言:1)海外主要经济体10 月制造业PMI 水平较前期有所修复,指向海外需求回暖,对中国出口形成拉动。2)去年10 月出口规模基数是年内次低,低基数效应一定程度上提振本月出口增速。3)量价贡献拆分来看,一是量的贡献较9 月明显提高,高频数据显示10 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10.3%,高于上月5 个百分点左右;二是价的贡献大幅提升,10 月制造业PMI 分项出厂价格指数录得49.9%,大幅好于前值44%。4)10 月中旬以来特朗普胜选概率不断攀升,美国加征关税预期增强,欧盟对中国加征关税措施也要在11月正式实施,海外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海外进口商在节前提前备货意愿增加共同推动国内出口商的抢出口,欧美出口对10月出口增速上升的贡献在三成左右。进口来看,10 月进口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录得-2.3%,主要受去年高基数效应拖累。但从环比动能来看,10 月进口额环比下降3.9%,表现要强于季节性。

      出口目的地:与9 月相比,10 月我国对多数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明显上升,除对中国香港的出口增速在正区间内小幅回落,其余各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均明显上涨。对日本、韩国、英国、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均由负转正,做正向贡献。其中对加拿大、南非、新西兰的出口增速涨幅最大。同时,其余各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均在正区间内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出口商品结构:绝大部分类型的出口商品出口增速明显回升。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额环比继续增长,出口增速进一步扩大,同时多数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农产品、纺织及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高新技术产品增速由负转正。

      主要的机电产品中,汽车产业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但继续维持在正区间,其他行业的出口增速均明显回升,比如汽车零配件、医疗仪器及器械、灯具照明装置、音视频设备的零件这些行业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的出口增速涨幅明显。

      进口:10 月进口增速由正转负,部分可归因于高基数效应拖累。分重点商品来看,铁矿砂、钢材的进口增速下滑与地产上游偏弱紧密相关,表现为与建筑链相关的黑色系商品需求不足;国内独立炼厂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叠加10月国际原油价格整体上涨掣肘本月进口增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重点支持两重、两新经济背景下,国内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高位区间,以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类需求较高;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继续维持高增长,目前正处于全球半导体上行周期,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屡创新高,仍在不断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升。

      结论:

      10 月出口增速在9 月基础上提高10.3 个百分点,抢出口效应带动本月增速大超预期。一方面去年出口规模基数录得年内次低,低基数效应提振本月出口增速;另一方面抢出口行为带动对欧美国家出口增速大幅增加。同时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机电、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继续引领出口,出口绝对金额续创新高。

      展望11、12 月份,即使存在基数效应的扰动,出口增速或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尽管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关税政策或排上议程,但实际落地时间仍是未知。从历史经验看,关税政策落地前通常预留半年以上的周期以便调查研究、谈判磋商,在此之前国内企业“抢出口”行为仍将延续,出口正式面临关税挑战的时点最早或在明年二季度。进口来看,9 月下旬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出台,制造业PMI 重回扩张区间,对企业信心提振较明显,预期会继续带动部分商品进口投入需求,考虑到政策落地见效具有滞后性,其对进口需求的实际拉动效果或在11、12 月逐步兑现。

      风险提示:关税壁垒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