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研究:关注收益水平提升 期待收储落地提速

杜昊旻/方鹏/姜好幸/刘汪 2024-11-08 18:01:20
机构研报 2024-11-08 18:01:20 阅读

  行业观点

      收储政策持续深化完善,助力房地产去库存

      2024 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快存量房收储政策推广,包括设立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企收购未售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支持专项债券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等。各地方政府相继跟进收储细则,对收储价格、房源条件、配套设施等做出明确要求。目前已有收储项目落地,但受收储房源要求较高、收储成本过高等影响,进展较为缓慢。

      郑州模式——独有背景助力,收储进展可观

      郑州设立城发安居有限公司负责收储,已收储存量房筹集10.6 万间保障性住房,总交易金额338 亿元,其中20%自筹,80%配套融资。郑州收储的独有背景:①保交楼任务重,地方政府推进意愿强;②住宅成交量持续下滑,自高点下降近6 成,去化周期高企,超过40 个月;③公寓价格较高点近腰斩,租金回报率合理;④政府提供2%的贷款贴息以及每平米200 元的收储补贴,缓解运营压力。在贴息和补贴到位情况下,郑州保租房项目实现“保本微利”。

      全国收储面临约束——项目收益水平待提升

      本轮收储已经明确的资金来源有央行的3000 亿专项借款,财政部允许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收储,此外预计还有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当前全国平均租金回报率2.25%,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平均1.70%,而央行专项贷款从商业银行投向收储平台的利率为2.25%,租金回报难以覆盖成本。多数城市在收储时将保障房重置价格设为参考价格上限,房企在出售相应资产时折价较大,意愿不强烈。

      未来收储落地措施或关注改善投资回报水平

      我们在租金回报率2.25%、银行配套融资利率2.25%的条件下测算保租房项目经营财务情况,需要租金回报率提升0.81%或政府给予每年贴息1.01%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应对当前收储面临的投资回报问题,我们预计需落地以下几类措施:拉长收储资金的考核周期、扩大收储项目范围、政府给予配套融资贴息、考虑将资产价格增值计入收益、出台尽职免责机制等。

      投资建议:首推受益于止跌企稳的改善房企

      收储资金层面央行专项借款和财政专项债已明确,若后续出台更多有效落地措施,提升收储项目收益水平,收储进展或提速,缓解当前房企现金流压力,优化市场供求结构,促进房地产止跌企稳。建议关注:1)重点布局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主打改善性产品,具备持续拿地能力的房企;2)受益于政策利好不断落地,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房产中介平台;3)具备规模优势、运营效率高的头部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具有增值服务创新能力和多元业务拓展的物业公司;4)地方政府收储推进中,城投类地产公司或率先受益。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达预期;房企流动性风险加剧;市场信心不及预期;数据披露不全面导致测算结果偏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