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2024年11月A股投资策略:别低估了特朗普交易的持续性
主要结论
一、2025年供给压力缓和逻辑清晰、一级市场困境反转也可以合理期待,是当下市场保持活跃、“看长做短”的中期基本面基础
A股三季报验证继续偏弱,全A两非24Q3单季收入同比-2.8%,单季利润同比-9.2%,降幅继续扩大,固定资产周转率持续回落,毛利率结束回升趋势,成本压力缓和对盈利能力的贡献逐步退坡。金融、TMT是表现相对较好的大类行业,但并非没有瑕疵:资本市场反弹带来的脉冲式改善后续退坡、消费电子“旺季不旺”、海外AI算力收入利润持续高增,但增速开始放缓。
需求弹性弱+ 供给压力大,盈利能力弹性不足,是2024年A股业绩承压的关键影响因素,但供给压力缓和趋势正在全面验证。24年Q1-Q3A股大部分行业营收增速与固定资产增速之差(需求-供给差额)始终为负,但24Q3需求-供给差额并未继续恶化,体现需求回落、但供给回落速度更快,2025年供给压力缓和的逻辑已清晰。按照资本开支-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历史形成规律推演,中游制造固定资产增速供给缓和周期已确认,25年末固定资产增速预计回落至大个位数;上游周期供给压力周期最晚25Q2也能确认,25年末回落至小个位数。2026年可能才是这一波供给增速的低点(中上游固定资产增速都接近0),2025年若能确认供需格局拐点,后续可以推演较长时间供给环境有利。
具体到各行业三季报验证,我们有以下观察:1)中游制造固定资产增速绝对值偏高,但后续供给压力缓和的趋势更明确。电力设备固定资产增速确认回落趋势(25年两位数回落至大个位数),各细分行业供给压力缓和依次铺开,机械设备、环保后续也预计震荡回落(25年维持个位数左右) ;2)周期固定资产增速绝对值不高,但节奏上可能先上后下,供给收缩目前还是周期alpha。石油石化、有色、钢铁、建材供给压力已确认回落趋势,扰动项主要来自化工、煤炭;3)新经济也有供给压力缓和,体现在科技硬件、医药。
如何筛选:1)兼具供给出清进度快(固定资产增速回落到2019年以来30%分位数以下)、后续维持回落或磨底的方向,盈利能力有望率先体现弹性:新能源关注动力电池、锂电负极、光伏硅片、光伏辅材,户储逆变器,周期关注工业金属(暂时排除地产需求强相关方向),电子关注半导体传感器设计、半导体分立器件设计、消费电子零部件、PCB,医药关注低值耗材、CXO、创新药、疫苗;2)部分方向出现在建工程增速或固定资产增速提前于历史规律回落,供给出清趋势项加速:光伏硅片、玻纤、民爆制品、涂料油墨。对于供给出清偏慢、但后续回落趋势明确的方向,2025年可能全面铺开,后续可以加强跟踪和储备。
2022年以来一级市场创投持续调整,一二级价差2025年可能出现普遍倒挂,2025年新增景气方向可能迎来优质外延并购启动、一二级市场共振改善。短期同样不乏一级市场企稳改善信号:6月以来A股重大资产重组案件数已明显增加,并购重组落地正在加速;9月24日A股市场反弹驱动二级市场估值明显抬升,相对性价比改善加速。结构上,关注并购增值率下降较快的行业,A股上市公司并购条件更优,重点包括: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先进制造并购条件同样已经显著改善。
二、短期市场性价比已降低,政策验证期将至,市场主要矛盾切换后,风险偏好弹性预计回落
9月24日以来行情活跃的基础:政策重大转向后态度积极,但年内财政力度很难支持经济高弹性改善,顺周期弹性不足+ 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对应小盘成长风格占优。市场的结构性热度与边际交易资金属性匹配,本次行情资金供需出现了新现象:居民“资产荒”背景依旧,但主动权益公募仍在调整期,被动产品快速发展、互联网影响力提升恰逢其时,驱动交易性资金和ETF增量流入(中小投资者有重大贡献)成为定价乐观预期的边际交易资金。
短期交易性资金和中小投资者的活跃度绝非没有边界:1)美股游戏驿站复盘:互联网平台的关键人物,是观点鲜明,持仓坚定的投资者。但号召力不容易保持,博弈力量会使得后续观点的有效性下降。国内完全复制美股游戏驿站行情有难度,但中小投资者定价的投资机会弹性高、持续性差、博弈性不断提升、行情幅度逐步趋弱,是一般规律;2)短期行情性价比已降低:主题轮动从共识度较高的华为产业链、自主可控、低空经济,逐步演绎成各类主题脉冲、轮动速度加快的行情。小盘风格浮盈收益率已从绝对高位回落,平均持仓时间已处于历史低位,体现资金稳定性下降、交易博弈难度和潜在风险增加。
人大常委会政策布局不论短期是否超预期,都将开启国内政策效果验证期。若低于市场偏乐观的预期,短期市场热度可能直接回落。即便政策刺激力度能够符合预期,市场演绎的主要矛盾也将发生变化。人大常委会后,管理层针对年内的稳增长政策布局基本告一段落。政策布局期结束,政策效果验证期就自然开启。评估效果验证期,我们提示:1)年内需求侧弹性偏弱的格局难有根本改善。2)若特朗普推动重大贸易摩擦政策,国内政策对冲的结果可能只是在24年基础上增速小幅回落,或者守住24年的经济增速。所以,政策效果验证期,需求改善弹性不足仍是基准预期,风险偏好弹性不如政策布局期。
三、“特朗普交易”:短期市场预期充分,并没有太大预期差,但市场可能低估了特朗普交易的持续性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特朗普胜选已经有一定预期。如果特朗普重大贸易政策落地,市场对国内采取应对措施的预期也较为充分。但被低估的是特朗普交易影响的持续性。如果特朗普贸易政策加码,对中美双边贸易均有冲击,同样会拖累美国的经济增长,合理推演,特朗普贸易政策的落地与执行过程,在美国国内同样会受到阻力。因此,后续美国贸易政策布局,可能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国内政策对冲也难以一蹴而就。这种情况下,风险偏好受压制的时间可能更长。
我们参考申万宏源宏观对于美国加征关税潜在冲击的定量测算,对特朗普交易下的A股盈利预测进行情景分析:1)如果没有贸易摩擦:24Q3是业绩底,25Q2是盈利能力拐点,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可能超过10%,自下而上的基本面趋势投资将胜率将明显提高;2)如果特朗普征收60%关税:暂时不考虑政策对冲和转出口、出海等企业腾挪行为,则需求大幅下台阶,供需格局进一步恶化;3)如果60%关税在25年下半年落地,国内政策对冲但不充分:25H1关税威胁下抢出口,25H2海外关税冲击落地,全A非金融25年盈利情况和供需格局,可能较24年没有明显改善。
四、大势研判观点:特朗普步步为营践行竞选承诺,国内政策刺激集中发力难有好时机。短期基本面不差,但中期基本面大幅冲击的担忧难以消散,A股市场风险偏好走弱,市场做多力量被消磨,热度逐步下行,没有明显的春季躁动。
五、结构选择:需求改善预期不明确的背景下,供给改善速度最快的先进制造有望跑赢相对收益,重点关注25年景气拐点的新能车电池链,新能源其他环节是正在表现的扩散方向,25年泛先进制造机会可能增加;同时,我们观察到创新药、电子、计算机硬件也是新经济中供给压力缓和的方向。其中创新药、计算机都是一级市场出清较为充分,25年创投可能迎来拐点的方向,维持推荐。港股互联网,平台经济是拐点已兑现的核心资产,维持看好。科创也是25年的困境反转的方向,关注后续并购重组逐步铺开,坐实基本面乐观预期。另外,关注注销式回购的展开。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冲突升级;3)二次通胀压力超预期;4)美联储降息低于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