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化债新举措:财政政策:防风险 托经济

梁中华/王宇晴 2024-11-09 08:03:12
机构研报 2024-11-09 08:03:12 阅读

  投资要点:

      11 月4 日-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28 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下降12 万亿,其中6 万亿为增加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三年实施;4 万亿为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用于化债,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8000 亿;2 万亿为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仍按原合同偿还。

      我们认为,本次化债举措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和付息压力,为地方政府广义财政提供一定的空间。当前财政周期序幕已经开启,财政逆周期发力的方向是确定的,尤其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发力空间。不过,大水漫灌强刺激的可能并不大,而是在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下进行稳增长。

      风险提示: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加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