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点评:牛市第二阶段 坚定政策信心 降低斜率预期

韦冀星 2024-11-09 14:11:12
机构研报 2024-11-09 14:11:12 阅读

  事件:11 月8 日下午4 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两个核心,厘清本次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核心内容1、从2024 年起,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 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同时2029 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元,仍按照原合同偿还。将这三个数字直接相加,化债方面总共有12 万亿元。财政部长蓝佛安对此表示,“意味着我们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

      2、蓝部长答记者问时提到,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还提到了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等5 大方向。蓝部长还提到,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

      此次会议的规模非常大,我们认为符合中性偏积极的预期,牛市处第二阶段我们再次重申,对于当下已经处于“牛市第二阶段”的市场,我们需要“坚定政策信心,降低斜率预期”。如何理解?

      (1)政策的优先层级:先解决存量问题,再突破增量上限。攘外必先安内,即须先把尾部风险处理了、地基夯实了(内),才能放手做进一步的增量突破(外),因此我们看到本轮财政政策当中,最优先的政策是债务和地产政策,其次才是追求增量的稳增长。

      (2)政策总量足,但释放的思路是有节制、有节奏地释放。近期各部委发布会频繁召开,我们发现整个政策思路就是“加力且平滑”:既不希望一次性让市场过于激进,但同时又通过频繁发布会强调“增量政策”,充分与市场交换预期,也以此表示对市场预期的重视,这是与过去一段时期的不同点。因此,我们在“坚定政策信心”的同时,需要“降低斜率预期”,即后续政策的释放是有节奏的,大超预期的政策集合一次性出现的概率很低。另外对于政策的预期方面,有些政策可以量化,有些政策则难以量化,我们建议投资者不要“看政策只看数字”,这样对于政策的理解容易出现误读。

      (3)后续的财政政策发力和以前可能会有什么不同?“见效快”的政策非常重要,因此本次稳增长政策中消费类政策的力度相较于过去或是边际增加最大的。

      综上我们判断,慢牛进入第二阶段,长路漫漫亦灿灿,国内政策会持续带领2025年DDM 三要素改善。在海外新一轮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中,需要坚定“以我为主”。

      行业配置:结合牛市思维和政策方向

      短期:①科技风格&高弹性成长方向:关注半导体、信创;②成交量提升下的牛市排头兵:券商、保险;③风险偏好得到改善的品种:地产链、新能源、医药;中长期:④受益于促进消费政策的后周期消费品种,以及贵金属品种:家电、轻工、汽车(两轮电动车)、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贵金属。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变动;全球流动性及地缘政治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