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点评:一次性影响消退 10月出口大超预期

易峘/吴宛忆/陈玮 2024-11-09 14:34:12
机构研报 2024-11-09 14:34:12 阅读

  2024 年10 月贸易数据点评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0 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9 月的2.4%大幅上行至12.7%,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5%;进口同比增速则由9 月的0.3%放缓至-2.3%,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2%。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张,10 月贸易顺差(美元计价)录得957 亿美元,同比增长71%,显示净出口或将进一步支撑经济增长。

      10 月出口同比超预期回升,主要受益于此前不利天气因素的消退、以及低基数的提振,验证我们此前对9 月出口回落为短期台风等因素扰动而非趋势下行的判断(参见《短期因素扰动9 月出口》,2024/10/15),综合9-10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录得7.4%,较7-8 月的7.9%略有回落、仍保持较强韧性。

      结构上看,剔除台风带来的节奏扰动,综合9-10 月均值、机电设备和集成电路同比增速略有放缓,钢材出口增速进一步上行;同时,中国对非洲和俄罗斯出口走强出口,而对欧美出口增速延续边际放缓态势,关税预期下的“抢出口”或暂未大面积体现。进口方面,9 月同比增速同比走弱,但季调后环比继续回升、部分商品的进口量同比也有所回升,随着四季度稳增长政策落地,国内需求边际改善或将推动进口边际改善。

      10 月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升部分受一次性因素消退和低基数的影响。

      9 月两次台风对长三角物流的影响较大,部分订单出口或滞后至10 月、低基数亦对10 月出口高增有一定贡献,9-10 月合计的同比增速在7.4%,较7-8 月的7.9%小幅回落,但仍保持韧性。

      品类上看,机电设备、集成电路等出口走强主要受益于天气带来的出口错位,但整体增速仍维持韧性,手机等电子产业链可能延续边际走弱,而钢材、铝材等9-10 月同比增速亦大幅走强,显示“性价比”优势凸显。机电设备和集成电路同比增速分别上行至13.7%/17.7%、对出口增长贡献8.3/0.7 个百分点,但主要因9 月天气带来的错位,9-10月合计同比增速分别较7-8 月的10.9%/22.9%回落至8.1%/11.5%,10月钢材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走高至24.2%,对出口的贡献较9 月增加0.3 个百分点至0.6 个百分点,钢材类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上行、且9-10月合计同比亦较7-8 月的2.4%大幅上行至17.7%,并且延续“以价换量”的特征,截止11 月7 日螺纹钢内外价差扩大至75%,钢材出口量同比从9 月26%进一步上行至10 月41%。

      分国别来看,剔除台风扰动、对欧美的出口在9-10 月同比较7-8 月均值边际回落,而对非洲、俄罗斯明显走强。9-10 月中国对拉美、非洲和俄罗斯的出口平均同比增速均高于10%,而对美出口增速较7-8 月回落1.1 个百分点至5.1%,表明当前或未出现显著的“抢出口”效应。

      进口方面,10 月进口环比(季调后)从9 月的0.4%上行至2%,连续两个月环比改善;部分主要商品进口量同比继续回升,铁矿 /铜材的进口量同比分别从9 月2.9%/-0.1%回升至4.5%/1.3%。同时,10 月制造业PMI 继今年4 月以来重回扩张区间,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延续上行趋势,显示随着9 月24 日以来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内需持续修复,后续有望推动进口边际回暖。

      往前看,四季度进入出口传统淡季,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亦延续回落态势,外需或有较大不确定性,但中国出口仍有性价比和竞争力优势,支撑整体增速保持一定韧性。此外,随着美国可能的关税政策时间线逐步明确,关税预期可能引发“抢出口”效应,在明年上半年带动出口超季节性增长、(参见《关税预期如何影响“抢出口”》,2024/11/5)。全球制造业周期经历了4 个月的持续下行后有所回升,10 月全球制造业PMI 从9 月的48.7 回升至49.3,体现出全球贸易需求仍保持相对韧性。其次,中国出口的性价比和竞争力优势仍具有较强的结构性支撑,我国工业品相对价格优势仍较为明显,以2020 年1 月为基期,中国PPI的涨幅分别落后美欧30、41 个百分点。此外,特朗普胜选导致美国在明年对中国大幅加征关税的预期上行,历史经验显示,通常在关税时间线明确至关税方案落地之间约1 个季度的窗口期呈现较为明显的“抢出口效应”,“抢出口”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推高出口增速强于季节性水平。

      对10 月具体分产品和国别的贸易数据分析如下:

      分产品看,10 月机电产品增速加速上行,对出口增长的贡献高达8.3 个百分点,其中剔除天气因素后,机械设备出口仍进一步走强、家电出口维持韧性;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增速转正;“性价比”优势下钢材出口加速上行,对出口贡献达0.6 个百分点。

      具体看:

      轻工纺织同比增速转正。10 月轻工纺织出口同比增速从-8.1%转正为7.4%,或对应欧美进入年末消费旺季、部分消费品的需求回升。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走强,但主要受益于天气带来的出口错位。其中,剔除天气因素后,机械设备出口仍进一步走强、家电出口维持韧性。10 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从9月的3%加速上行至13.7%,但9-10 月平均增速为8.4%,低于7-8 月的10.9%,但整体仍维持韧性。其中,代表出海链的通用机械出口同比大幅上行27.4 个百分点至30.3%,9-10 月平均增速亦达16.6%,高于7-8 月的13%;9-10 月家电出口增速同比较7-8 月放缓0.9 个百分点至13.7%,但仍维持高位。电子链出口亦有所放缓,9-10 月集成电路、电脑等设备增速分别较7-8 月下降11 和5 个百分点至12%和10%,手机出口同比下降14 个百分点至-3%。

      高基数下,汽车及配件出口增速继续放缓。9-10 月汽车及配件出口增速较7-8 月下行4.5 个百分点至10.6%。10 月汽车及配件对整体出口的贡献从9 月的0.7 个百分点小幅下行至0.5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出口同比大幅下行21.8 个百分点至3.9%,量价拆分来看,汽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速从9 月的21.7%下行至10.3%,隐含汽车出口价格同比下降5.8%,降幅有所走阔。

      钢材出口持续上行,“以量换价”的特征仍然显著。10 月钢材出口增速从9 月的11.3%加速上行至24.4%,9-10 月平均增速也较7-8 月大幅回升15.4 个百分点至17.8%。

      从量价拆分来看,10 月钢材出口量同比增速为41%,对应价格同比为-11.8%,延续了2022 年四季度以来“以量换价”的特征。

      分国别和地区来看,对出口拉动贡献最多的是亚非拉+俄罗斯,而对美出口增速表现弱于整体,或表明当前“抢出口”效应并不显著。具体看:

      发达国家中,对欧美出口同比增速回升,但对美国出口同比回升幅度不及整体。9-10月对美出口增速较7-8 月回落1.1 个百分点至5.1%、在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相对靠后,表明当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抢出口”效应;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较7-8 月回落3.7 个百分点至7%。

      亚洲地区中,对东盟出口维持韧性,对日出口同比改善,但剔除天气因素后,对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出口走弱。9-10 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持平于7-8 月的10.6%、对日本出口较7-8 月回升2.5 个百分点至-0.2%;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同比较7-8月回落14.3 个百分点至0.6%;对韩国出口同比较7-8 月回落4.2 个百分点至-2.1%,或对应全球半导体周期触顶走弱。

      对俄罗斯和非洲出口高位回升,突显中国出口目的地的多样化。9-10 月对俄罗斯和非洲的出口平均同比增速均较7-8 月进一步上行,俄罗斯从3.8%上行至21.7%、非洲则从-1.7%上行至10.1%;对拉美的出口维持高位,9-10 月出口同比均值为13.2%,较7-8 月下降3.6 个百分点。10 月拉美和俄罗斯合计对出口的贡献达3.5个百分点。

      进口方面,10 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速下降2.6 个百分点至-2.3%,但季调后环比继续回升、部分商品的进口量同比也有所回升。10 月进口环比(季调后)从9 月的0.4%上行至2%,连续两个月环比改善,对应9 月以来内需持续修复。分产品看,10 月能源进口加速下行11.3 个百分点至-15.4%;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回落2.7 个百分点至2.4%,其中,汽车、集成电路、工业金属及原材料进口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但铜的进口同比增速继续提升7.1个百分点至17.8%。从进口量来看,部分主要商品进口量同比继续回升,铁矿 /铜材的进口量同比分别从9 月2.9%/-0.1%回升至4.5%/1.3%。

      风险提示:全球衰退压力加大;内需回升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